元代的坝河——大都运河研究
作者: 蔡蕃  日期:1984-01-01 来源 :水利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河渠 都城 运河 通惠河 通州 元史 漕运 都水监 东坝 郭守敬 
描述:中统初年,元世祖忽必烈为沟通中都至通州的运道,修复了金代的漕渠。至元四年(1267年)始建大都城,十三年(1276年)南宋降,大都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向首都漕运粮饷问题,成为大都建设的重要课题。至元十六年(1279年)大规模治理了坝河,修建了阜通七坝,设坝夫、船户,实行“倒载制”,以通漕运。但是坝河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大都日益发展的需要,至元三十年在水利专家郭守敬设计和组织下,修建了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后,大都漕运能力大大增加,但坝河的漕运并未因此而废止。有元一代对坝河十分重视,一直不断治理。坝
京杭运河苏北段续建工程
作者: 肖先琼  日期:1984-01-01 来源 :水运工程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京杭运河苏北段 续建工程 二线船闸 设计能力 洪泽湖 翻车机房 人工运河 江水北调 航道 甚高频无线电话 
描述: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迄杭州,途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四省二市,全长174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京杭运河自春秋末期(公元前487年)开始修建,经过1700多年历代扩建延伸,到1291~1293年间基本形成了京杭运河的线路,为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但在1855年,由于黄河大水,在河南省兰考县境内大堤决口,黄河改道山东大清河入海,致使
京杭运河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 陈鸿久  日期:1984-01-01 来源 :综合运输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京杭运河的开发与利用
京杭运河江南段正在扩建
作者: 葛明贤  日期:1984-01-01 来源 :水运工程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常州市 无锡市区 通航里程 江南运河 交通事故 码头房屋 运河底宽 航道 京杭运河 杭州市 
描述:京杭运河全长1747公里,目前通航里程为1044公里。 1958年以来,国家对京杭运河进行了建设,其中重点扩建了苏北段,自蔺家坝至长江404公里,现航道已初具通航一顶二驳千吨级船队的规模,成为江苏长江南北水运的大动脉。
为治河奋斗终生
作者: 陈伯起  日期:1984-01-01 来源 :人民黄河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防洪工程 花园口 水电部 治黄 堵口 治河 业绩 黄河 知识分子 部首 
描述:读了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八日上海新民晚报《部长的回信》(即水电部钱部长答复潘伯棠同志的信)一文,得悉已故治河名宿潘镒芬(字万玉)的平生业绩和有关遗著得到主管部首长的关注和黄委会领导的重视,指派专员往返于沪、鲁、豫之间,彻底查访,已将潘公生前
“两沙运河”开凿的必要性
作者: 龙晓曙  黄新东  日期:1984-01-01 来源 :学习与实践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人工运河 荆州地区 解放初期 运河工程 水利局 规划 
描述:“两沙运河”,即江汉之间一条目前尚未开凿,但早巳计划开凿的人工运河。因运河工程横跨沙市与沙洋之间,所以人们便简称“两沙运河”。早伍解放初期,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开凿“两沙运河”的设想。一九七八年,荆州地区水利局对“两沙运河”工程进行了实地勘察,并作出了具体规划。其规划的路线有两条,分南线和北线。经分析研究比较,南北两线距离相等,但选择南线较为合理。
1975-1980年长江流域长江河道观测资料 九江至江阴
作者: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荆江河实验站  日期:1984-01-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1975-1980年长江流域长江河道观测资料 九江至江阴
东平县水利志
作者: 暂无 日期:1983-08-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东平县水利志
黄河水患与王景治河
作者: 吕克勤  日期:1983-01-01 来源 :中学文科教学参考资料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黄河水患与王景治河
驶过“流泪之门”——苏伊士运河纪行
作者: 宗良煜  日期:1983-01-01 来源 :山东青年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驶过“流泪之门”——苏伊士运河纪行
< 1 2 3 ... 1916 1917 1918 ... 1981 1982 19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