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开辟古运河旅游的启示
-
作者:
黄辉实
罗消难
日期:1984-01-01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经济)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无锡开辟古运河旅游的启示
- 建国前夕的里运河
-
作者:
戴树义
日期:1984-01-01
来源 :江苏水利史志资料选辑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建国前夕的里运河
- 山东省对“挖沙治河”方案作可行性研究
-
作者:
暂无
日期:1984-01-01
来源 :瞭望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山东省 顾问 教授 开发中心 黄河河务局 黄河口 稳定河道 海洋学院 可行性研究 挖沙
- 描述:本刊第二十六期‘专家建议’栏中,介绍了山东海洋学院教授侯国本关于在黄河口挖沙,以稳定河道,治理悬河的建议。据悉,目前山东省已成立了黄河口挖沙可行性研究小组。十三名小组成员和六名顾问,分别来自山东省科委海洋开发中心、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及山东省交通厅、水利厅等
- 太湖水利史 初稿 上下
-
作者:
江苏省水利厅《太湖水利史》写组
日期:1984-01-01
来源 :江苏省水利厅《太湖水利史》编写组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太湖水利史 初稿 上下
- 古运河的今天
-
作者:
毕玥年
日期:1984-01-01
来源 :瞭望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通惠河 洛阳 江南运河 淮河 会通河 邗沟 大运河 古运河 黄河 余杭
- 描述:提起大运河,人们自然想起隋炀帝开凿运河的故事。其实,它的首次开凿,是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是它沟通了长江与淮河。隋炀帝在位时是大运河的第二次开凿,也是工程最浩大的一次。这次开凿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东北到涿郡(今北京),东南至余杭(杭州)的“Y”字形大运河。航程二千多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使五条东西流向的天然河流第一次被人为地纵向贯通。元朝又对大运河进行了第三次开凿。今天的大运河格局基本是元代河工奠定的,由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运河、里运河和江南运河等七段运河衔接起来,
- 古桂柳运河——相思埭
-
作者:
高言弘
日期:1984-01-01
来源 :珠江志通讯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古桂柳运河——相思埭
- 北宋时期初创的几项运河工程技术
-
作者:
黎沛虹
王绍良
日期:1984-01-01
来源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工程技术 破冰船 重大技术问题 束水攻沙 北宋时期 宋人 新技术 江南运河 我国古代 船闸
- 描述:北宋自建都汴京至宋室南渡为止的一百七十余年间,在治理运河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技术,保证了当时漕运的畅通,使我国古代人工运河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些新技术,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几千年来光辉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研究与借鉴。本文简介了船闸、澳闸、束水攻沙、古清沙船、破冰船的创立过程和技术概貌。
- 冀中运河回顾
-
作者:
丁乙
日期:1984-01-01
来源 :海河志通迅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冀中运河回顾
- 先秦时期运河考略
-
作者:
王育民
日期:1984-01-01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钱塘江 巢肥运河 开凿 江南运河 沟通 远古传说 春秋时期 我国古代 春秋战国 伟大工程
- 描述:我国古代人工开河起源很早。远古传说不必置论,从春秋战国开始,我们的祖先古代劳动人民,在这项改造自然的伟大工程中,已经留下不少光辉的业绩。它使古代称为“四渎”的,发源于西部而东流入海的江、淮、河、济四条巨川,首先被各诸侯国开凿的运河沟通起来。但以早期古籍有关运河的记载,多简略残阙,加以年代久远,故道大多湮废不存,历来治运河史者,论及先秦部份每每语焉不详,本文试作较全面的考述,以就教于读者。
- 元初山东运河琐议
-
作者:
高荣盛
日期:1984-01-01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元初山东运河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