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大运河常州段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作者: 张捷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现状评估   常州运河段   保护与利用  
描述: 常州段运河处于江南运河北段,一直为漕运乃至军事史上的重要航道。为解决北段地势高仰造成的水源不足问题,历代统治者无不重视运河整治,或疏浚旧河,或开凿新道,或建堰埭、置水闸等,由此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运河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常州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运河沿岸的文化遗存不断遭到侵蚀、破坏,以至消失殆尽。本文通过广泛了解、认识与评估这一现象,旨在思考保护与研究运河文化遗产的措施与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挖掘与充分利用运河遗产提供有益的意见与建议。
运河江苏段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主持人语
作者: 张强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中华书局   运河   主持人   漕运   航道   政治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   江苏  
描述: 各地有丰富的运河遗存,在历史的进程中,运河的兴废往往与漕运方向的改变联系在一起,漕运方向的改变又往往与政治中心的迁徙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样的缘故,许多地区的运河遗存在人为的破坏下或荡然无存,或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乃至于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急需抢救和保护。很有意味的是,当黄河流域的运河因政治中心迁徙处于消亡状态时,江苏运河的大部分航段仍保持良好的通航条件,为后人研究运河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主要是由四个方面
运河申遗二、三事
作者: 黄禄衡   来源: 天津政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运河   文化遗存   运河文化   水西   沿岸城市   历史遗存   大运河   考察团   政协   南北运河  
描述: 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从吴王开凿大运河的那一刻起,注定了一个奇迹的诞生,大运河成为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它不仅是一条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长廊,更是一条活着的、流动的、发展的文化经济黄金通道。
保护我们的大运河
作者: 单霁翔   来源: 中国政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利灌溉   文化遗存   中国历史   古代文化   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秋时期   保护  
描述: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大运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水运网,是中国历史上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水利灌溉等用途的生命线,也是贯穿南北流动的血脉。大运河及其沿岸丰富的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古代文化长廊”。
大运河考察记之济宁(上)
作者: 石永民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龙王庙   鲁西南   老运河   大汶河   会通河   济宁市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   戴村坝  
描述: 济宁位于鲁西南平原,辖区内有中国江北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横跨运河两岸的济宁市区老运河是会通河文化遗存,城内洸河是原济州运河。元二十九年(1292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当时,位于大运河中段的济宁,"南通江淮,北达京畿","闭
鹤壁浚县:独特的运河遗产
作者: 郝亚山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卫河   航运   隋唐   明代   大运河   古运河   新镇   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省  
描述: 大运河浚县段的卫河自浚县新镇镇入境,蜿蜒贯穿浚县南北,全长71.1公里,由淇河、汤河等多条支流汇集而成。汉代称白沟,隋唐称永济渠,宋元称御河,明代改称卫河。由于它流经古卫国黎地(浚县),又称卫水或黎水。尽管其名称
淮安:运河之都的人文价值
作者: 季祥猛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人文价值   盐文化   最大规模   淮安   文化内涵   历史上   京杭大运河   繁荣   城市  
描述: 一、运河之都七大文化内涵第一,淮安运河水利文化。淮安一直是大运河上的枢纽城市,最早的一段大运河——邗沟的开凿与此有关,淮安还是国家治河保运的衙署所在地。曾为河道总督行馆,很多治水名人在淮安留下丰功伟绩。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