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南运河沿岸驿站选址特征
作者: 彭成  汤晓敏  年份期号: 2016-第2期 刊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关键词: 选址特征 江南运河 驿站 
描述:江南运河驿站是我国运河遗产和江南古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址特征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修复、利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在历史文献、地方志以及已有论文等资料的研究基础上,以明代江南运河沿岸驿站为研究对象,探索驿站的发展历程、职能和管理制度,并分析江南运河沿岸驿站的线性分布、具体位置及选址的影响因素和特征。研究得出,驿递制度、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均影响驿站选址;而基本遵循“六十里制一驿”的原则,位于要冲之地和高亢之处,位于城外并临近城门,注重山水形胜,傍于商市构成驿站选址的基本特征。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江南
明代京杭大運河地圖探微
作者: 王耀  年份期号: 2016-第4期 刊名: 中华文史论丛
描述:明代京杭大運河地圖探微
明代京杭大运河地图探微
作者: 王耀  年份期号: 2016-第4期 刊名: 中华文史论丛 关键词: 地图 明代 京杭大运河 
描述:明代京杭大运河地图因为现存多为图籍中的附图,且彩绘单幅运河图传世极少,所以未有学者展开专题论述。本文将收集到的地图分门别类,分别针对明代治河文献中的运河图、《广舆图》等明代地理图籍中的运河图及台北故宫藏明代彩绘单幅运河图进行图幅内容、图幅价值、不同图籍间关系及辗转流传路径等探讨,以求呈现明代运河图的某些发展脉络。总体而言,早期的运河图难免生涩简单,但随着运河图本身内容不断丰富,绘制更为切实,且各种主题图、局部图逐渐产生,并出现了彩绘单幅运河图,在绘制技法、地图分类等方面发展到较高水准,为清代运河图取舍借监
无锡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作者: 李剑  年份期号: 2016-第8期 刊名: 装饰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 无锡运河 数字复原 微传播 虚拟展示 文化遗产 
描述:本文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对无锡运河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整理,对其特征加以总结,从器具的数字复原和虚拟展示、非遗影像的“微传播”及传统文化的现代重构三个方面,对数字化保护措施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无锡古运河的价值特征及保护实践
作者: 曾宪榕  年份期号: 2016-第6期 刊名: 农村经济与科技 关键词: 保护实践 古运河 无锡 价值特征 
描述:无锡古运河是无锡持续发展、永葆青春的"母亲河",厚积无锡数千年文化的精神彩带,更是无锡人民须臾不可离的根基情怀在古运河历史以及无锡发展史上,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有着独特的价值。
无机型城市景观水体表观污染的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以中国运河苏州段为例
作者: 李倩倩  潘杨  贡丹燕  黄勇  夏侯刚  年份期号: 2016-第12期 刊名: 环境科学 关键词: 城市景观水体 粒度 表观污染效应 组分 悬浮颗粒物 
描述:基于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特性能为水环境表观质量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以流经苏州市市内运河水为研究对象,探讨无机型城市景观水体中不同表观污染程度下水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从悬浮颗粒物的粒径角度来解释无机型景观水体表观污染机制.结果表明,无机型水中悬浮颗粒物以单峰分布为主,中值粒径范围13~25.2μm,组分Ⅱ(粒级3.8~16μm)是优势组分,体积分数范围29.4%~59.6%;水体表观污染的敏感组分为组分Ⅱ(粒级3.8~16μm)和组分Ⅳ(粒级32~64μm),表观污染指数(SPI)与组分Ⅱ和
施桥运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法与工艺
作者: 符平  年份期号: 2016-第10期 刊名: 中国水运(下半月) 关键词: 施桥运河大桥 方案设计 系杆拱桥 
描述:施桥船闸位于京杭运河徐扬段入江口门处,是京杭运河徐扬段通航枢纽中自上而下的最后一个通航枢纽。施桥三线船闸工程包括船闸工程、下游入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闸区工作桥和施桥运河大桥工程等。其中施桥运河大桥主桥采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结构,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单跨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该工程的建成将大大提高该航段的通航能力。
新运河深刻影响全球船队结构
作者: 辛吉诚  年份期号: 2016-第3期 刊名: 航运交易公报
描述:根 据巴拿马运河当局No.A-20- 2013号航运公告,巴拿马运河船闸扩建工程将于2016年完成。随着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完工日期的临近,巴拿马型船舶——这一曾经为国际航运市场的主力船型正在被综合性能更为优越的新型船舶所取代。 传统的巴拿马型船舶是一种根据巴拿马运河当局发布的技术标准设计的,能够精确匹配巴拿马运河船闸尺寸的船舶,船长通常在280~290米,最大宽度不超过32.32米,吃水不超过12.04米。
新安庄京杭运河人行桥方案设计研究
作者: 罗琳  年份期号: 2016-第2期 刊名: 科技资讯 关键词: 方案设计 钢桁梁桥 钢桁拱桥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 
描述:以邳州市撤渡建桥工程-新安庄京杭运河人行桥为工程背景,提供了3种桥梁设计方案:钢桁梁桥、钢桁拱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综合考虑论证桥梁的构造设计、景观特色、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选取钢桁梁作为推荐方案。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遗址型乡村发展建设矛盾、动力与规划策略刍议--以柳孜村运河遗址为例
作者: 许龙  年份期号: 2016-第5期 刊名: 小城镇建设 关键词: 矛盾问题 动力因素 柳孜村 遗址型乡村 规划策略 新型城镇化 
描述:文章定义“遗址型乡村”概念,剖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遗址型乡村发展建设的四大矛盾——传统遗址保护与村庄开发建设的矛盾;固有文化价值与群体认知缺失的矛盾;遗址挖掘开发与景观风貌维护的矛盾;旅游产业拓展与遗址本体保护的矛盾。解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遗址型乡村保护与建设的三大动力因素——人文内在力:文化基因驱动内生保护与价值传播;经济外在力:特色产业驱动资本积累与就业保障;环境基础力:地域环境驱动空间格局与组织模式。阐述遗址型乡村发展建设的五大规划策略——保护为首,文化促转型的可持续循环发展策略;链式统筹,线性大遗
< 1 2 3 ... 27 28 29 ... 475 476 4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