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永续保护措施
作者: 谢爱弟  年份期号: 2014-第11期 刊名: 赤子(上中旬) 关键词: 申遗成功 永续保护措施 中国大运河 
描述:构建新形势下的文化保护模式,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大运河申遗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各方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国大运河文化保护也正面临一系列的新旧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永续保护的若干措施。本文旨在强化对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相关保护现状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浅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原因
作者: 杨芳  年份期号: 2014-第9期 刊名: 赤子(上中旬) 关键词: 前代运河提供条件 政治军事统治 大运河 经济发展 隋炀帝 
描述: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笔者在参与申遗工作中,不断深入对大运河历史了解,隋朝开凿大运河非隋炀帝个意志驱使,而是出于隋朝交通、经济发展和政治军事统治的需要。本文就隋朝政治经济发展及前代运河为隋开大运河提供的条件等方面展开论述。
浅论清代前期运河地区的商品流通:以运河榷关税收考察为中心
作者: 廖声丰  年份期号: 2014-第1期 刊名: 中国经济史研究 关键词: 清代前期 榷关税收 商品流通 运河地区 
描述:清代前期,运河地区商船数量众多,流通的商品来源广泛,大宗商品主要有粮食、梨、枣、棉花和各种手工业品。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经过运河诸关中转到全国各地,对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推动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但至乾嘉之际,运河地区商品流通量大为减少,其原因是受到运河沿线地区农产品产量的增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河道不畅、南北粮价差的影响以及漕运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了商品流通,使运河地区的商品流通受到一定的限制。
浅议引江济淮工程(江淮运河)水运量预测
作者: 刘磊  年份期号: 2014-第4期 刊名: 中国水运(下半月) 关键词: 江淮运河 引江济淮 经济腹地 水运量 
描述: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发展航运横跨豫皖两省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文中在系统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前后,水路运输变化及与铁路运输比较的基础上,根据腹地大宗货物运输发展,论证水运的经济性和预测水运量。
浅析运河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作者: 冯仪  周传华  单贝  年份期号: 2014-第26期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关键词: 控制 安全精细化   管理理论  
描述:本文旨在研究和分析运河煤矿在安全管理中从“人、物、环”三方面入手,深化细节管理工作,全力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并就其管理和安全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进行阐述,最后表明实施“安全精细化管理”在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和优势。
浅析运河博物馆发展瓶颈
作者: 谢爱弟  年份期号: 2014-第5期 刊名: 赤子 关键词: 运河博物馆 发展瓶颈 解决策略 
描述:京杭大运河文化是我国古代遗留的重要文化资源,强化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开发,是新时期京杭大运河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分析了运河博物馆的发展优势与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运河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策略,为运河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
浅析制约地方性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及对策:以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为例
作者: 封姗姗  年份期号: 2014-第19期 刊名: 黑龙江史志 关键词: 博物馆 功能 社会教育 
描述:收藏、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也反映了博物馆工作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蒸蒸日上,吸引了大量观众,潜移默化中引导和教育着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一些地方性中小博物馆,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却备受制约。本文以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为例,旨在分析、找出原因,并寻找应对之策,为地方性博物馆更好的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提供借鉴。
浅析临清曲艺中的运河文化元素
作者: 王轩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戏剧丛刊 关键词: 燕赵文化 齐鲁文化 曲艺形式 文化元素 城名 曲艺创作 运河文化 运河水 山东临清 运河沿岸 
描述: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流经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七省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自北向南,大运河像一条丝带一样,串联起燕赵文化圈、齐鲁文化圈和吴越文化圈,将其融汇成一条韵味独特的运河文化带。运河沿岸,造就了众多名噪一时的古城名镇,山东临清便是它们的代表。数百年,滔滔运河水,流淌出鲁西临清盛极一时的
浅埋暗挖工法在东引运河太平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 张元海  年份期号: 2014-第4期 刊名: 水利水电施工 关键词: 下穿河流 浅埋暗挖 施工技术 隧道 
描述:太平隧道下穿东引运河段埋深浅,河道下部淤泥层局部侵入隧道断面,采用了地面加固、洞内超前支护、短进尺开挖、强支护、初支快速闭合成环、二衬紧跟等组合方法,通过了该段浅埋下穿河流段。
流淌到今天的河水裘山山·关于《八岁的运河》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作家 关键词: 秋天 运河 裘山山 河水 作品 
描述:真正开始写这部作品,是两年前的秋天。但是想写这部作品,却是在20年前。几次开头,几次放下,写得非常艰难。但我怎么也舍弃不了它。《八岁的运河》不仅仅流淌在八岁,而是一直流淌到今天。于是两年前的秋天,我再次开始,并下决心一定完成,尽管这期间经历了父亲病重到去世的难熬日子。
< 1 2 3 ... 107 108 109 ... 475 476 4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