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的史诗:大运河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集邮博览
关键词:
工程技术 历代王朝 民族精神 人工运河 运河文化 民族强盛 黄金通道 活着 南北文化 文明传承
- 描述: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奇迹,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同时,京杭大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是我国乃至世界唯一还在使用的人工运河。作为古代沟通南北的黄金通道,京杭大运河一直是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命脉。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处遗迹像大运河那样经历了统一和分离的全部沧桑,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同时,大运河在促进经济繁荣、融合南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
- 洛阳与隋唐大运河
-
作者:
王伟
年份期号:
2014-第5期
刊名:
中原文物
关键词:
隋唐大运河 洛阳
- 描述: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其开凿对于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起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本文分析了洛阳的地理环境、建都史略、水运基础、隋唐大运河开凿的历史背景和由其开凿而促进的隋唐时期洛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置的形成,以及中晚唐时期受战争、通航条件、气候、灌溉和漕运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使洛阳逐渐远离了中心位置。
- 沿着运河走起来
-
作者:
邹艳
年份期号:
2014-第12期
刊名:
今日浙江
关键词:
老年群体 活动进程 程约 杭州市区 夜月 先天条件 健身运动 奖励激励 夹城 告诉我
- 描述:位于杭州市区的米市巷街道延续着千年的繁华,湖墅南路纵贯南北,京杭大运河就像一条闪亮的玉带,穿境而过。运河沿岸,有一条杨柳密植、四季花开的绿道,全长约3公里,从夹城夜月公园一直延伸到半道红社区的欧Ⅲ公园。每天上下班,我会情不自禁地来到
- 河北省大运河船工号子艺术特点及传承
-
作者:
马晓男
武少颖
年份期号:
2014-第4期
刊名:
作家(下半月)
- 描述:运河船工号子是鲜活的历史记忆,是运河沿岸标志性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如今高亢嘹亮的运河船工号子已经基本从运河边消失了。我们在对河北省大运河沿线船工号子传承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提出切实、积极、有益的对策,运河船工号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 河北 与大运河申遗一起走过
-
作者:
刘贤
刘建蕊
年份期号:
2014-第10期
刊名:
当代人
关键词:
三市 世界遗产委员会 古村落 运河水 世界遗产名录 埃及金字塔 于明 古城镇 中国长城 世界遗产大会
- 描述: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畅通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繁荣于明清。有一条与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并称人类文明奇迹的人工河,从历史深处一路蜿蜒而来。直到今天,它那无与伦比的南北贯通作用,依旧影响着沿线的城市和乡村,这就是——中国京杭大运河。今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至此,"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项世界遗产。
- 沧州市运河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研究
-
作者:
尹微
张晶晶
年份期号:
2014-第4期
刊名:
读书文摘
关键词:
景区规划 大运河 沧州 申遗
- 描述:大运河是世界上人工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域最长的河,2007年全国政协会由多名委员联名提出申报大运河为世界遗产。沧州段运河沿岸文化遗存保持完整且丰富,运河城市文化显著,正值申遗之际,运河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如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开发,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 沧州市区段运河景观带整治工程初探
-
作者:
刘政
吕胜宾
年份期号:
2014-第34期
刊名:
科技创新导报
关键词:
运河 沧州 整治 景观
- 描述:京杭大运河流经沧州整个市区,对流经城市的河流进行整治,使河流水质清澈和水量充沛是人们所希望的,也是河道整治的基本目标。但是,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常常为人们所忽略,即人文生态系统,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生态、文明、宜居的新沧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沈阳市北运河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
作者:
宋剑锋
王卓
李银萍
何雅婷
张黎
年份期号:
2014-第8期
刊名: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关键词:
北运河 污染原因 防治对策
- 描述:分析了沈阳市北运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4方面: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水体流动性差、河道底泥淤积导致的污染,人为污染和空气营养源导致的污染,并根据北运河水体污染特征及水体功能,提出水体防治的对策建议。
- 沂沭河与运河关系的历史考察:以禹王台的兴废为视角
-
作者:
李德楠
年份期号:
2014-第2期
刊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关键词:
运河 禹王台 郯城县 沂沭河
- 描述:禹王台是17—19世纪沭河分洪设施,是保障京杭运河中运河段防洪安全的关键工程。本文在文献解读与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复原了禹王台兴废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沂沭河与运河的关系。研究发现,禹王台废弃、沂沭河流域水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黄河夺淮以来对下游水系破坏,以及为确保中运河畅通,人为阻断各河下泄通道所造成的。研究指出,禹王台作为重要的水工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见证,应纳入到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框架下加以认识。
- 江苏省京杭运河船舶颗粒物污染排放研究
-
作者:
蔡俊
张琪
年份期号:
2014-第14期
刊名:
河南科技
关键词:
颗粒物 大气污染 船舶 京杭运河
- 描述:由于近年雾霾频发,颗粒物排放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内河航运发达的京杭运河江苏段为例,研究其颗粒物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京杭运河江苏段颗粒物排放总量为590.2吨,其中苏北段为268.4吨,苏南段为321.8吨;航道颗粒物排放系数京杭运河江苏段平均为0.86吨/公里,苏南段为1.52吨/公里,苏北段为0.56吨/公里,苏南段航道两侧的颗粒物区域污染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