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北运河治理规划的思考
-
作者:
李彦东
李红有
日期:2006-01-01
来源 :海河水利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北运河 治理 河道 规划
- 描述:北运河是海河水系的重要河道.历史上,北运河作为京杭运河重要组成部分,为金、元、明、清四代漕运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随着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的变化,北运河的功能和作用因时而异,其治理思路、重点和措施随之改变.进入新世纪,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深入人心,北运河治理的规划和措施必须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人水和谐相处.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5个方面:一是防洪与排沥相结合,二是河道整治与流域生态恢复相结合,三是泄洪与湿地恢复相结合,四是雨洪资源化与外河系调水相结合,五是工程建设与弘扬运河文化相结合
- 对京杭运河不牢河段航道整治的建议
-
作者:
葛正柏
钱慧敏
日期:2006-01-01
来源 :中国水运(学术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航道整治 建议
- 描述:通过目前不牢河段航道状况与水运形势的综合统计、分析,就不牢河段航道即将进行的整治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 实现京杭运河(济宁-天津-北京段)复航
-
作者:
杨尊伟
日期:2006-01-01
来源 :中国水运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北京段 国民经济 杭州段 珠三角 复航 天津 年运量 水路运输 京杭运河 济宁
- 描述:实现京杭运河(济宁-天津-北京段)复航
- 大运河,远去的历史
-
作者:
何亮
林航
摄影
日期:2006-01-01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感受 历史 大运河 行程
- 描述:10月,我随“新浪-别克君越运河之旅”考察队进行了历时8天的考察:从大运河最北端——北京通州出发,经郑州、开封、扬州,再到杭州,行程1800公里。从北到南,不仅感受到了从深秋到夏末季节温度的变化,也感受了运河沿岸各地历史遗留下的不同痕迹。[第一段]
- 大运河,河工的智慧在流淌
-
作者:
撰文
子今
摄影
侯贺良
供图
李学通
日期:2006-01-01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智慧 水源短缺 保障 大运河 运河工程 明清时期 维护
- 描述:自大运河诞生以来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维护和保障她的贯通一直是河工的首要职责。由于水源短缺和黄河泛滥大运河的生命—直都很脆弱维护和保障与开凿一样都是浩繁的工程。通过大量采访,本文作者试图弄清古人解决京杭运河工程难题的手段。当然,大运河堪称世界上工程最复杂,付出人力物力最多的运河,本文只能再现其中意义深远的3个片段。
- 大运河,古代经济传奇
-
作者:
朱玲
日期:2006-01-01
来源 :大地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大运河,古代经济传奇
- 大运河的开凿治理
-
作者:
王守功
日期:2006-01-01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山东 治理 元明清 日伪时期 大运河 船闸
- 描述:横贯中国东部地区的京杭大运河是在宋代以前运河开凿基础上修建的。当时运河的开凿、治理已经有严格的工程程序,先勘测设计然后全面开工, 如旧河道的改造利用,新河道的开凿,水源的引导等,都先作出具体的规划。运河上的航运及设施有
- 大运河申遗 杭州在行动
-
作者:
陶学锋
鲍世明
日期:2006-01-01
来源 :杭州通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南北文化交流 综合整治 杭州段 重大意义 遗产廊道 大运河 历史文化遗存 地区发展 京杭运河 杭州市
- 描述:大运河长期以来是中国封建政权赖以生存的南粮北运的大动脉,为漕运传统提供了核心物证。以漕粮为主兼及其它商品的水路运输,使运河地区发展成一条巨大的经济带。运河还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与众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信仰、思潮、重要文学艺术作品、民俗传统有着直接而具体的联系。从1997年开始就致力于运河遗产廊道研究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认为,大运河申遗完全具备了基本要素,因为它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普遍价值,是标志着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遗
- 大运河淮安段水上立交
-
作者:
暂无
日期:2006-01-01
来源 :江苏地方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建筑物 结构型 钢筋混凝土 京杭大运河 淮安市
- 描述:大运河淮安段水上立交
- 大运河流过2006
-
作者:
齐欣
何亮
摄影
日期:2006-01-01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河流 京杭大运河 专题讨论 世界遗产
- 描述:2005年12月3位知名学者——罗哲文、郑孝燮和朱炳仁,给京杭大运河沿途18市(区)的市(区)长写了一封呼吁“申遗”的联名信。而今,一年时间即将过去了,大运河给人们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和断想?本文作者齐欣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大运河“申遗”的前沿,今年5月,他曾参与了我刊关于“大运河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的专题讨论。[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