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保护利用常州论坛举办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行政保护   中国   大运河   保护利用   依法保护   常州   保护和利用  
描述: 11月5日,中国大运河保护利用常州论坛在常州举办。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以来.常州积极探索运河保护和利用途径.以推动运河保护传承与惠及民生的有机统一.实现大运河从行政保护到依法保护、从本部保护到整体保护、从部门保护到综合保护、从政府保护到全民保护的全面立体保护。
浅谈隋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 任紫钰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唐大运河   现实意义   历史价值   文化遗产  
描述: 隋唐大运河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隋唐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了沿岸城镇的发展,还具有政治、军事功能,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留存至今的隋唐大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还在现在的水利资源开发、运河旅游、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既是我们认识大运河的重要资料,也是需要我们科学保护和永续传承的文化景观和遗产。
线性遗产空间的再利用——以中国大运河京津冀段和南粤古驿道为例
作者: 许瑞生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性遗产   京津冀   活化利用   中国大运河   南粤古驿道  
描述: 寻找华夏古驿道,讲述中国好故事,为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是在当下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提供的主要动力之外,可以借助的另一种动能。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通州的新建设,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小城镇培育发展获得新的动力。沿着京津冀大运河线路,利用各遗产区的空间,串联非遗产区传统河岸地区,从而形成贯穿运河两侧的步行户外活动空间,在遗产区的外缘建设旅游休闲设施,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将扩大辐射影响范围至全线,从而形成京津冀文化、旅游和户外运动一体化的载体。广东的“南粤古驿道活
大运河(宁波段)遗产监测指标体系探索
作者: 杨晓维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监测   指标体系   世界文化遗产   框架   内容  
描述: 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后申遗时代对遗产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大运河(宁波段)遗产监测指标体系的探索,以大运河(宁波段)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通用指标为参照依据,以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为实践基础,通过对遗产本体、遗产价值及遗产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探索搭建了一套由3大功能模块、8项指标对象组成的总体框架,再具体衍生分化出若干具体监测分项,最后确定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内容与方法,以期为大运河(宁波段)遗产的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监测管理探索
作者: 张益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平台   世界遗产申报   预警工作   监测管理   资料中心   大运河   扬州   信息化手段  
描述: 按照世界遗产申报相关标准和申遗工作要求,大运河申遗应建立科学完善的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和档案资料中心。鉴于大运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线性活态遗产之一,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工作意义重大,同时也难度空前,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升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扬州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事先启动了遗产监测预警工作。对本段的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协同工作机制、监测管理技术手段、监测预警操作流程等实际操作工作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创新探索,其规范做法被推广至运河沿线城市。
大运河申遗 保护规划催生的遗产保护新概念
作者: 赵云   冯辽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遗产申报   大运河   申遗   遗产保护工作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   概念   规划  
描述: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针对大运河这一大型的、部分活态的新型文化遗产,产生了一系列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的创新,归根溯源都来自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主要包括与可持续的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相对应的规划体系、与文化遗产自身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遗产本体保护与利用策略、与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遗产管理和环境策略等。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体系的构建过程集合了我国多年来积累的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管理的实践经验,为促进实现大运河遗产所在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
大运河的开凿治理
作者: 王守功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治理   元明清   日伪时期   大运河   船闸  
描述: 横贯中国东部地区的京杭大运河是在宋代以前运河开凿基础上修建的。当时运河的开凿、治理已经有严格的工程程序,先勘测设计然后全面开工, 如旧河道的改造利用,新河道的开凿,水源的引导等,都先作出具体的规划。运河上的航运及设施有
运河风俗钩沉
作者: 秦永洲   刘世昭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钩沉   稳定性   风俗   文化现象   风土民情  
描述: 运河漂流着的风土民情风俗是历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其内容和形式的变异往往表现为渐进, 而不是疾风暴雨式的突变。正因如此,今天仍然可以窥见运河沿岸往日的风土民情。
运河沿线的清真寺
作者: 乔梁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文化氛围   运河文化   少数民族   区域经济   清真寺   伊斯兰教   沿线  
描述: 唐宋以来运河区域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 吸引着各少数民族和域外人士的内附和定居,从而使运河沿线成为不同民族混居的集中区域,其中最重要且有迹可寻的当属回族。“回回”之称最早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最初主要是指唐代以来活动在西域的“回纥”或“回鹘”人,以后逐渐成为活动
中国大运河的繁华
作者: 安作璋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百科全书   钱塘江   劳动人民   中国古代   人工运河   万里长城   大运河  
描述: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让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跨越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大运河是中国2000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对于历代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这笔珍贵的遗产,不仅需要后代子孙很好地加以保护和利用,而且迫切需要今人加以认直的发掘、总结和继承。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