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运河掌握王朝的命运
-
作者:
张博文
日期:2006-01-01
来源 :大科技(百科探索)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长江 江淮地区 中国历代王朝 农民起义军 盛唐气象 隋炀帝 京杭大运河 清王朝 粮食 唐王朝
- 描述:大运河在历史上影响了诸多王朝的命运。唐朝就曾利用它堆积出一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盛唐气象,而当农民起义或军阀叛乱切断大运河的运输后,一个朝代离灭亡的命运就不远了了。正所谓运河通,朝代兴;运河断,朝代亡。
- 大运河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
-
作者:
金立山
林军
日期:2006-01-01
来源 :杭州通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中华民族 钱塘江 中华文明 保护与利用 南水北调 巴拿马运河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 申报世界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
- 描述: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800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她是世界上开凿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条人工河。她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和长城一样,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清朝末年,自京汉、津浦等铁路修建以后,清朝政府不关心运河的命运,任其
- 大运河兴衰与清代淮安的会馆建设
-
作者:
沈旸
王卫清
日期:2006-01-01
来源 :南方建筑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清代 会馆 淮安 大运河 城市
- 描述:会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建筑类型。本文以清代时期淮安的会馆为研究对象,在淮安古代城市建设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阅读历史文献以及实地调研等手段研究。从城市的角度,探讨淮安会馆建设与发展和城市空间形态及功能布局的互动关系,旨在加深对清代淮安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并为传统城市改造中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会馆,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 大运河从历史城市边缘流过——以扬州为例
-
作者:
陈薇
刘捷
日期:2006-01-01
来源 :全国首届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大运河 历史城市 城市边缘
- 描述:大运河是指贯通中国古代南北向的运河,在以水路为主要交通方式之一的古代,它通常作为一条黄金水道,成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命脉。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不仅在沟通南北之间交流和促进统一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运河水孕育和滋润了沿线的一座座城市。本文关注的是大运河对其时已是历史城市的影响,当大运河从历史城市边缘流过时,这个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论文以扬州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其研究成果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意义:大运河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史价值;大运河作为今天城市发展之要素的现实价值。对历
- 大运河之源
-
作者:
钱建隆
邵民生
日期:2006-01-01
来源 :音乐天地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大运河
- 描述:~~
- 大运河与江南文化
-
作者:
刘士林
日期:2006-01-01
来源 :民族艺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文化线路 运河 江南文化
- 描述:作为文化线路的大运河,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大运河的开通与历代的整修,对于古代北方先进生产技术与文化的向南传播,具有重要的交通走廊意义。其次,大运河的开通与整修,不仅直接刺激与活跃了中国区域间的物流与人际交往,也影响到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往来及其路径。再次,是江南文化对北方、中原文化的反作用与影响。传统“重北轻南”的意识形态,再加上“重经济而轻文化”的运河研究思维定势,共同造成了江南文化北行研究的缺席
- 大运河“申遗”难在哪儿
-
作者:
石平
日期:2006-01-01
来源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塘江 南北大运河 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 中国历史文化 文化发展 京杭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 描述: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金名片”——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又名南北大运河。她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 大运河“申遗”卡在哪里
-
作者:
张磊
日期:2006-01-01
来源 :中国水运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中华民族 保护模式 京杭大运河 世界遗产
- 描述: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凸显出中华民族一个完整的伟大形象。但是,京杭大运河不仅申报世界遗产困难重重,而且其生存状况不断恶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文章建议,借鉴国外遗产廊道和产权开发两种成功的遗产保护模式保护好京杭大运河。
- 大英水利志
-
作者:
四川省大英县水利局
日期:2006-01-01
来源 :四川省大英县水利局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大英水利志
- 在运河高中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
作者:
刘奎林
日期:2006-01-01
来源 :演讲与口才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在运河高中毕业典礼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