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 朱佳木  日期:2006-01-01 来源 :中国地方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高速公路 中华民族 全国学术研讨会 重新认识 漕运 淮安 新中国 工业化 京杭大运河 铁路 
描述:各位专家、同志们: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运河之都"全国学术研讨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它不仅对于认识淮安乃至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现实作用,进而总结其兴衰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其在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地方志等历史典籍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勤劳智慧的淮安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善待大运河!
作者: 周阳  日期:2006-01-01 来源 :经济杂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杭大运河 城市 
描述:京杭大运河今年6月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河城市几乎千篇一律,河岸规划影响了城市的个性。
古运河邮政史的见证——高邮盂城驿
作者: 刘先觉  日期:2006-01-01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石牌坊 水陆交通 物资交流 盂城驿 邮政史 高邮市 古运河 明清时期 
描述:在江苏高邮市南门大街靠大运河旁的堤岸上,远远就能看到一座精致的牌坊,那就是盂城驿的入口,沿街两旁都是传统的街市,使人顿时转入昔日古代的繁华。南门大街全长约230米,兴盛于明清时期,是水陆交通的要冲,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商行店面鳞次栉比,市面繁荣先后达600年之久。在这条传统街市的远处,立着一座石牌坊,匾额上书“皇华”,这就是盂域驿的主要标志,位置十分显著。在皇华石牌坊前便是馆驿巷内盂城驿的大门和雄伟的鼓楼,它是整条街的重点。
古运河的新机遇
作者: 汤平  日期:2006-01-01 来源 :投资北京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文化节 文物保护 文物古迹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 文化产业发展 可持续开发 投资发展 
描述:历经沧桑的京杭大运河因漕运的废除,两岸的文物古迹面临危机,运河昔日的风光已成为历史,运河保护迫在眉睫,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日前,由通州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北京新城基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盛世明煌广告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北京·通州)运河文化节在京开幕,文化节旨在“弘扬运河传统文化、宣传和谐魅力通州、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运河文化高峰论坛上来自运河沿线17个城市的市长、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开发进行了深入探讨。
古运河暗渠穿石太高速公路设计方案优选
作者: 梁信宝  日期:2006-01-01 来源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涵洞 暗挖设计 优选 
描述:古运河暗渠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上的一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暗渠穿石太高速公路段可研阶段曾推荐基槽明挖方法作为设计方案.随着初设阶段设计的深入,发现管棚支护暗挖方法是对浅埋砂质土层地下洞室开挖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这一方案可以保证洞顶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而且临时工程费用较低.因此,将基槽明挖方案改为暗挖方案是对原设计方案的优化.
古代:运河是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作者: 罗哲文  日期:2006-01-01 来源 :科技与企业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中国经济 运河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经济 南北 印记 商业文明 春秋战国 
描述:翻开中国历史,几乎在所有有关中国南北经济的记述中都少不了对运河的赞誉。运河就像是中国古代经济的绿色走廊.以宽广博大的胸襟.孕育古老的商业文明。自从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经济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都在运河两岸留下了鲜明的、隽永的印记。
古代大运河入海通道考述
作者: 王健  日期:2006-01-01 来源 :江海学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南北大运河 大陆 入海通道 海洋 京杭大运河 
描述:古代京杭大运河沿线主要有三大入海通道:天津通道,北运河、南运河在此与海河联结,通向渤海;江浙通道,大运河沟通淮河、长江、太湖三江、钱塘江入海水道;宁波通道,浙东运河北接大运河,东与涌江、姚江相汇后在宁波入海。
发挥运河博物馆功能 做好“运河”文章
作者: 石永民  日期:2006-01-01 来源 :杭州通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综合整治 世界级 开发利用 杭州段 运河文化 科学发展观 旅游产品 博物馆功能 京杭大运河 京杭运河 
描述:随着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开发利用一期工程的实施,一馆两场两带三园六埠十五桥己相继建成,市民们在整治一新的运河护栏边舒心漫步之时,更是对该工程的龙头项目,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充满期待。该馆位于杭州市拱宸桥畔,建筑面积11037平方米,将通
历史街区与周边地段整体发展策略初探——以无锡“南长古运河片区”概念规划为例
作者: 陈沧杰  王治福  日期:2006-01-01 来源 :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周边地段 历史街区 整体发展策略 概念规划 保护与振兴 
描述:随着人们对城市历史街区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也从早期简单化的注重制定限制性保存措施,转向通过对街区功能的更新和环境品质的提升等积极保护手段来推进街区的振兴。这些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街区往往处于城市中心片区.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振兴这些街区,并带动周边地段整体发展,使之融人现代城市的整体功能中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魅力和活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规划实例,在保护和尊重历史环境的前提下.针对历史街区与周边地段整体互动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整体保护、有机更新”,“功能再生
千年运河 魅力如歌——无锡古运河记
作者: 暂无 日期:2006-01-01 来源 :建筑与文化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无锡市 历史文化保护区 保护范围 古运河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街区 京杭大运河 历史建筑 世界遗产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如果说已启动的4.8平方公里的无锡南长新城是正在打造的一顶皇冠的话,那么其中44公顷的清名桥沿河历史文化街区无疑是皇冠上的明珠。无锡在打出"山水牌"的同时,正在从多个方面唱响"运河歌"。清名桥沿河历史街区保护范围以古运河为中心,北起跨塘桥,南到水仙庙,东起著名民族工商业家祝大椿故居,西至定胜河沿线,总面积44公顷(其中核心区18.78公顷)。
< 1 2 3 ... 1764 1765 1766 ... 1981 1982 19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