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杭大运河(徐州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
作者:
孙晓菲
日期:2003-01-01
来源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京杭大运河(徐州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 临清运河钞关
-
作者:
马晓卉
张殿增
日期:2003-01-01
来源 :旅游世界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临清运河钞关
- 中国运河文化的巨幅画卷——《中国运河文化史》评介
-
作者:
时均建
温玉川
日期:2003-01-01
来源 :新闻出版导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书评 学术态度 运河文化 中国 《中国运河文化史》 文风
- 描述:中国运河文化的巨幅画卷——《中国运河文化史》评介
- 中华文明史话 运河史话
-
作者:
傅崇兰
日期:2003-01-01
来源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运河 通俗读物 中国
- 描述:中华文明史话 运河史话
- 东营市水利志
-
作者:
《东营市水利志》纂委员会
日期:2003-01-01
来源 :北京:红旗出版社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东营市 水利史
- 描述:东营市水利志
- 三国时代的运河工程(二)
-
作者:
尤秈
日期:2003-01-01
来源 :交通与运输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交通史 水路运输 运河工程 三国时代
- 描述:曹魏政权开凿的运河(续) (五) 白马渠 魏文帝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楚王曹彪(文帝曹丕弟,公元195—251年)自寿春徒封白马县(故址在今河南滑县东),世称白马王。相传曹彪曾在今河北饶阳与武强一带开凿过一条沟通滹沱河与漳水的运河,后世称之为白马渠(也称白马河、白马沟)。据《水经注·浊漳水》“又东北过阜城县北,又东北至昌亭,与滹沱河会”条下郦道元注云: “漳水又东北经武邑郡南。又东经武强县北,又东北经武隧
- 三国时代的运河工程(三)
-
作者:
尤秈
日期:2003-01-01
来源 :交通与运输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交通史 水路运输 运河工程 三国时代 航道开发
- 描述:东吴政权开凿的运河 三国鼎立时期,占有长江上游的蜀汉和占有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曾对长江流域地区进行大力开发,使长江流域的经济和文化得到较快发展。蜀汉由于所在地区偏僻,境内除拥有面积不大的成都平原外,大多是山地,难以开凿运河;而成都平原上已有前朝开凿的与都江堰工程相配套的诸多河道;加上蜀国经济力量有限,因此未见史书有开凿运河的记载。 东吴政权的疆域面积、平原所占比例、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虽然都不如魏国,但它除了拥有长江、珠江两大巨川外,境内还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以及密如蛛网的河流,遍布各地,自然条件十
- 《水经注》河水(节选二)
-
作者:
暂无
日期:2003-01-01
来源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砀渠也。汉平帝之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月弥广,门闾故处,皆在水中。汉明帝永平十二年,议治汴渠,上乃引乐浪人王景问理水形便,景陈利害,应对敏捷,帝甚善之,乃赐《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帛。后作堤,发卒数十万,诏景与将作谒者王吴治渠,筑堤防,修竭((?))。起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有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开洞,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更相洄注,无复渗漏之患。明年渠成,帝亲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景由是显名,王吴
- 《水经注》河水(节选一)
-
作者:
郦道元
日期:2003-01-01
来源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壮表目,亦谓之三门矣。自砥柱以下,五户以上,其间一百二十里,河中棘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
- 《水经注》江水(节选)
-
作者:
郦道元
日期:2003-01-01
来源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垣故也。”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dan),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唯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山海径》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