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商人会馆
-
作者:
王云
日期:2008-01-01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山东运河 商人会馆 明清
- 描述:会馆是客居外地的同乡人在寄居地创建的一种用于联乡谊、祀鬼神的特殊社会组织.明清运河区域商人会馆是当时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以聊城山陕会馆为典型案例,对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商人会馆分布和文化内涵做了初步探析,指出明清商人会馆所具有的浓郁的文人气、厚重的江湖气和世俗的商人气,是封建社会母体中新的社会力量崛起、新的价值观念产生、新的商业文明显现的具体反映.
-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学术研究综述
-
作者:
向福贞
日期:2008-01-01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山东 运河 学术研究
- 描述:通过对近百年来国内学者对山东运河区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的成果的概括,分析了山东运河区域的研究领域巳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
- 明清小说与运河文化
-
作者:
赵维平
日期:2008-01-01
来源 :江海学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明清小说 运河文化 地域文学
- 描述:京杭运河当年流经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运河文化包括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明清小说的主体是运河流域小说,其代表作品大多诞生于运河流域并与运河文化密不可分。究其原因不外乎政治中心效应、经济重心效应、出版拉动效应、文化辐辏和人才集群效应。运河文化哺育了明清小说,明清小说光大了运河文化。
- 明清大运河与济宁城市建设研究
-
作者:
刘捷
日期:2008-01-01
来源 :华中建筑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大运河 济宁 城市建设
- 描述:该文在对济宁城址变迁探讨的基础上,论述了明清济宁城市布局与运河的关系,重点探讨了运河管理机构分布及沿河商业区布局,并研究了运河对于城市社会生活的影响,以此阐述明清运河对于济宁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 明清大运河与德州城市发展初探
-
作者:
王滨
日期:2008-01-01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运河 漕运 明清 德州 发展
- 描述:明代以前,德州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政治性浓厚的小城,明清时期大运河全线贯通,为了便于漕运,政府在德州设立水次仓,并建立大型码头,使得德州成为漕运的重要中转站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从而推动了德州城市的发展,铸就了德州的辉煌历史。
- 明弃实取得运河
-
作者:
万智
日期:2008-01-01
来源 :特别关注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明弃实取得运河
- 明代北京通州港和运河
-
作者:
施存龙
日期:2008-01-01
来源 :水运科学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大通河 运河 通州港 明代 北京
- 描述:论述北京明代的门户港和内港通道,港口的自然和人为变迁、疏通运河的工程措施、港口及运河对国计民生的影响。
- 无锡市城市防洪与古运河保护
-
作者:
徐道清
日期:2008-01-01
来源 :江苏水利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防洪建设 城市防洪 兵运 行洪能力 西征 地方经济 运河水 芙蓉湖 防洪排涝 整治工程
- 描述:无锡段古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95年,由吴王夫差为西征北伐运送兵粮开挖,而开凿成功的运河功能,却远远超出了运兵运粮,更是为沿河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全方位的作用,其中在水利防洪上的作用尤为突出。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显著,直至今日,
- 无锡:大运河原生态的例证
-
作者:
杨建民
日期:2008-01-01
来源 :中国名城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工业遗产 无锡市 真实性 原生态 大运河 文化产业 古运河 工商文化 完整性 例证
- 描述:无锡段运河自北向南,从五牧入境,至望亭出境,全长40.8公里。元末明初,大运河全线沟通,无锡城形成以古运河为中轴线的龟背状和一弓九箭的格局沿传至今。古运河是无锡息息相关的经济命脉,是造就无锡人文特色,创
- 文化自然遗产数字化与保护:漫游京杭大运河
-
作者:
潘志庚
沈华清
陈胜男
刘更代
郭康德
徐立强
日期:2008-01-01
来源 :第三届世界遗产论坛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文化自然遗产数字化与保护:漫游京杭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