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作者: 木杉   来源: 城乡建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字塔   钱塘江   公里   京杭大运河   文化遗产   世界  
描述: 京杭大运河 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概述
作者: 立涛   整理   来源: 民间文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塘江   北运河   通惠河   地理位置   河北   京杭大运河   迅速发展   公元前   河道   北京  
描述: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扬州大运河三宝
作者: 洪政   来源: 美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开凿   钱塘江   微山湖   运输线   扬州地区   洪泽湖   地方经济   高邮湖   骆马湖   大运河  
描述: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全长1794多公里,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太湖、高邮湖、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等湖泊。是沟通南北的一条重要水上运输线。扬州地区地处运河与长江
中国大运河的繁华
作者: 安作璋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百科全书   钱塘江   劳动人民   中国古代   人工运河   万里长城   大运河  
描述: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让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跨越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沟通了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
作者: 孙炜   来源: 纵横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塘江   保护工作   自然遗产   江南运河   保护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   黄河   我国古代   政协委员  
描述: 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本文详尽叙述了京杭大运河历史上的兴盛与衰败,“申遗”的缘起及“申遗”工作的任重道远。
大运河“申遗”难在哪儿
作者: 石平   来源: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塘江   南北大运河   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   中国历史文化   文化发展   京杭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金名片”——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又名南北大运河。她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杭甬运河收费管理模式创新
作者: 邵银泉   孙为民   严少逸   李启远   来源: 中国水运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塘江   收费管理模式   三堡船闸   航道标准   曹娥江   杭甬运河   创新   改造项目  
描述: 杭甬运河收费管理模式创新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 杭州宣言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通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塘江   社会进步   精神财富   历史进程   国家统一   有效保护   春秋时期   京杭大运河   我国古代   伟大工程  
描述: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
京杭大运河中段的最大港城——济宁
作者: 沈学启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塘江   鲁西南地区   三级航道   运河水   建国初期   济宁市   京杭大运河   京杭运河   航运管理   历史悠久  
描述: 纵贯祖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大运河北起北京积水潭,南至杭州拱宸桥,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北京、天津六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0余公里,覆盖面遍及半个中国,大运河文化之深、范围之广、价
谈大运河保护中的零保护举措
作者: 朱炳仁   来源: 现代城市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护方式   钱塘江   沿线经济   生活方式   原生态   保护与发展   社会发展规划   京杭大运河   我国古代   伟大工程  
描述: 京杭大运河,这条从历史深处流过来的河流,千百年来沟通着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贯通南北水运的大动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推动了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它是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