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赋
作者: 陈洪勋  年份期号: 2015-第6期 刊名: 中华辞赋
描述:大运河赋
大运河诗词: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形态
作者: 盘随云  年份期号: 2015-第2期 刊名: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大运河诗词 非物质文化形态 
描述:大运河诗词是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也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诗词大多创作于唐宋时期,主要描写作者在大运河上或运河之畔的所见、所感,表现其对大运河的所思、所想。大运河诗词不仅像一把历史之“镜”,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大运河的存在状态与发展变迁、人们对大运河的情感寄托和价值判断,而且也具有一种精神之“力”,通过影响乃至改变人们对大运河的看法与评价,推动大运河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大运河管理的“三个一”
作者: 李松梧  王培合  年份期号: 2015-第1期 刊名: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描述: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的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中国人来说,大运河的申遗成功,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谁都知道,申遗成功不是目的,保护和传承才是根本。鉴于大运河是一个线性、活态、可再用的水文化遗产,鉴于大运河历时久远、规模宏大、区域广泛、涉及地区部门和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繁多等特点,其日后的保护和传承注定是艰难的。
大运河的语言“印记”——运河方言特征带初论
作者: 杨晓新  年份期号: 2015-第5期 刊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关键词: 特征 大运河 印记 方言 影响关系 
描述:大运河为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南北交通要道,长期的开凿、漕运、维护和管理使得大运河成为南北文化传播交汇的重要通道,也是南北不同区域方言接触的重要通道。研究有关语言资料可以发现,山东、河南和江苏运河沿线地区的方言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关系,其方言的声母、韵母和词汇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这应该是大运河留下的语言“印记”,可称之为运河方言特征带。
大运河申遗成功背景下朱仙镇旅游发展思考
作者: 洪鹏飞  年份期号: 2015-第21期 刊名: 现代商贸工业 关键词: 朱仙镇 贾鲁河 大运河申遗 旅游发展 
描述:2014年6月,我国的世界遗产家族又增添两名新成员——大运河项目和丝绸之路项目。因运河漕运,朱仙镇走向繁荣,鼎盛时期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其衰落更是与黄河水患、运河漕运退出历史舞台有关。在大运河申遗成功这一背景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述朱仙镇的兴衰历程,针对朱仙镇的旅游资源存量和旅游开发与发展现状,提出对朱仙镇旅游发展的些许思考。
大运河源头漫笔
作者: 李冬  年份期号: 2015-第5期 刊名: 南风 关键词: 于林 小桥流水人家 柔石 人工开挖 诗如画 现代化机械 古塔 森林公园 舍利宝塔 现代化新城 
描述:我是生长在举世闻名的大运河源头,有幸亲眼看见了大运河波光潋滟的水流。去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了,我更感到骄傲和幸福。大运河是悄然独立秀出于林的一条河。他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开挖的人造河,全长1794公里。在久远的古代,在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助力下,全凭手挖肩挑,开凿出了如此汩汩滔滔,绵延至今
大运河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策略的思考——以扬州市为例
作者: 张莉  年份期号: 2015-第1期 刊名: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开发策略 大运河 旅游资源 扬州市 
描述:立足于运河申遗成功,分析了大运河沿线城市独特的旅游资源,探讨了开发运河旅游的市场前景。结合江苏扬州市开发运河旅游资源实际,提出了开创新型运河旅游产品、建设世界运河博物馆、塑造运河主题节庆品牌、培养新型专业导游等大运河旅游开发的策略。
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的路向考察
作者: 连冬花  年份期号: 2015-第6期 刊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利用 创新性发展 大运河文化 保护 创造性转化 
描述:申遗成功后大运河文化面临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的直接表现就是保护与利用问题。对当下存在的“外部反思”的批判分析,就为转化发展的路向提供了思路:一是以各个城镇既已形成的文化样态及其特性为客观历史前提;二是以当前各个城镇的现实生产状况为客观现实;三是以沿岸不同城市人民的诉求为客观指向。唯有以具体的社会现实为根基,才可能把握住大运河文化在当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大运河扬州段遗产廊道构成与游憩系统开发
作者: 于海燕  年份期号: 2015-第3期 刊名: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关键词: 遗产廊道 游憩系统 大运河扬州段 
描述:遗产廊道是美国的一种区域化遗产保护战略,本文借鉴遗产廊道的理论,在梳理大运河扬州段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运河扬州段遗产廊道构成要素,并从使用者分析、慢行游憩系统构建、解说与标牌完善、营销平台搭建四个方面对大运河扬州段游憩系统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大运河常州段文化遗存中廉政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的思考
作者: 孙晶晶  年份期号: 2015-第4期 刊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常州段 大运河 廉政文化 
描述:大运河文化遗存中的廉政文化资源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其中所蕴藏的反腐倡廉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重视和加强大运河廉政文化资源的研究、挖掘、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大运河廉政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功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政环境,对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1 2 3 ... 70 71 72 ... 475 476 4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