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水经船闸入侵淡水运河的三维数值模拟
-
作者:
姜治兵
陆虹
杨青远
年份期号:
2016-第2期
刊名:
长江科学院院报
关键词:
数值模型 盐分入侵量 盐度分布 船闸 海水入侵
- 描述:为研究船闸运行过程中盐分的输运规律及其对淡水水域的盐度影响,建立了三维k-ε两相混合流数值模型,模型控制方程组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流速与压力耦合采用SIMPLEC算法,时间项采用一阶隐式格式,流项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计算区域采用六面体网格划分。采用某船闸的海水入侵原型试验成果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闸室内盐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海水入侵淡水水域模拟结果表明:上游航道盐度分布可分为异重流段、过渡段和扩散段,各段盐分输运速度依次减小;各断面的盐度呈周期性变化,在船闸运行一段时间后逐步趋于动态平衡;一个循
- 浙东运河古桥设计地域性特征和聚落环境的解构研究
-
作者:
赵旎娜
年份期号:
2016-第10期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关键词:
聚落环境 解构 古桥梁 地域性特征 浙东运河
- 描述:浙东运河是大运河流域中桥梁资源较为丰富的水域。本文以浙东运河水系的古桥梁群为例,运用聚落环境对桥梁设计进行地域性解构,通过水系关联、地貌气候、人文特征等一系列分析来解读浙东运河古桥梁的设计形态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考量浙东运河古桥设计的地区性特征,从而揭示其设计、选址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为浙东古桥梁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 济宁市南二环路跨越京杭大运河桥设计总述
-
作者:
彭小刚
王晓媚
周建林
年份期号:
2016-第11期
刊名:
城市道桥与防洪
关键词:
互通立交 钢桁拱桥 钢桥面铺装
- 描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钢结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大跨度钢结构桥梁。结合济宁市南二环路跨京杭大运桥梁工程案例,介绍了北方地区第一次采用钢桁拱桥的实践,并且与桥头道路采用全互通立交形式。重点介绍该桥梁工程的方案设计思路、主桥桥型设计及新技术的应用,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 浅谈隋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作者:
任紫钰
年份期号:
2016-第5期
刊名:
中国文化遗产
关键词:
隋唐大运河 现实意义 历史价值 文化遗产
- 描述:隋唐大运河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隋唐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了沿岸城镇的发展,还具有政治、军事功能,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留存至今的隋唐大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还在现在的水利资源开发、运河旅游、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既是我们认识大运河的重要资料,也是需要我们科学保护和永续传承的文化景观和遗产。
- 浅谈梁济运河堤防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
作者:
王斌
张勇
年份期号:
2016-第5期
刊名:
建筑知识
关键词:
堤防 管理 梁济运河 维护
- 描述:本文阐述了梁济运河堤防工程管理维护的重要意义,指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分析了堤防维修的养护工作。
- 浅谈商品运河文化的兴盛与当代流通4.0融合——基于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商贸研究
-
作者:
沈鉴超
年份期号:
2016-第11期
刊名: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关键词:
经济与文化 大运河 流通4.0
- 描述:众所周知,中国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2014年6月,大运河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而在当代商品制造业领头羊之一德国人所描绘的《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人类、机器和资源的互通互信,在未来的智能工厂中将如同现在的社交互联网一样。2015年2月,由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联合,在浙江物产集团主持下举办的物流4.0研讨会上,该集团公司发布了《流通4.0行动指南》。它开启了流通领域的新号令。那么,相较于传统商品在前后1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并借助大运河与流通服务业,以比较
- 浅议南运河水利文化遗产开发管理
-
作者:
袁晓琳
李文清
年份期号:
2016-第11期
刊名:
河北水利
关键词:
当地社区 旅游资源价值 文化生活 景区管理 景区开发 遗产资源 水利管理 外来游客 景观长廊 开发管理
- 描述:自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运河沿岸地市进入了遗产开发管理的高峰期,多地段在运河沿线相关省、市、县的努力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运河景观长廊。但在开发管理过程中,对大运河沿线水利工程价值日趋弱化,过分注重商业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开发管理的出发点大多面向外来游客,忽略了运河沿线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降低了大运河服务当地社区发展空间。
- 浅析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对山西商人的影响
-
作者:
童小丽
年份期号:
2016-第4期
刊名:
经济师
关键词:
运河发展 晋商 明清 京杭大运河
- 描述: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沟通了江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随着南北经济贸易联系的加强,京杭运河区域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基本经济区,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区域市场。明清时期的晋商在这一区域的活动频繁。晋商在京杭运河区域商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运河区域社会发展变迁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京杭大运河在晋商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 流金溅玉生命河——中国大运河的税史意涵管窥
-
作者:
李胜良
年份期号:
2016-第45期
刊名:
经济研究参考
关键词:
漕运 钞关 大运河
- 描述:已经在今年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列为“活态线性文化”的中国大运河,同时也是一脉有着深厚税史意蕴的人文景致.本文从税迹、税路、税源、税粮、税仓、税镇、税关、税网、税钥、税战、税城等角度,试图揭示其所内涵、呈现和释放的税收历史地理价值,以期对《中国赋税史上的大运河》这一专题研究积累必要的线索.
- 泛舟运河觅古韵
-
作者:
王越
年份期号:
2016-第2期
刊名:
新读写
关键词:
唐代诗人 古韵 京杭大运河
- 描述:“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这是唐代诗人李敬芳对京杭大运河最初的评价。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也许并没有留下太多特别的景致和动人的故事,而如今,当我们回望京杭大运河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