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潭蓬运河—唐代天威径探析
-
作者:
黄权才
徐变云
日期:2008-01-01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高骈 天威径 仙人垅 潭蓬运河
- 描述:北部湾畔的潭蓬运河是兴于汉、行于唐的中国唯一的一条海上运河,笔者研究它的历史,从相关史料分析有关的史实,理清马援、张舟、高骈与运河的关系,并辨析运河名称。
- 渤海黄海间拟建运河
-
作者:
暂无
日期:2008-01-01
来源 :共产党员(下半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黄海 污染问题 运河 专项投资 胶州湾 国家开发银行 渤海 项目投资
- 描述:为了实现渤海、黄海水体互换从而解决渤海的污染问题。国家拟从渤海的莱州湾至黄海的胶州湾之间开通一条宽200米、深10米的人工海河,可双向并行4艘船只。11个相关部委中已有10个部委签字同意;国家开发银行高层明确表示,人工海河初步匡算的1000亿元项目投资可全部作为国家重点专项投资。[第一段]
- 清代运河衰落原因论析
-
作者:
王频
日期:2008-01-01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河政腐败 京杭大运河 衰落原因 治河保漕
- 描述:京杭大运河曾经是中国唯一的运输大动脉。但其运道畅通的维持却一直是历经磨难,举步维艰。大运河自身地理环境的严重制约,注定了其命运多舛;封建政府治河保漕的根本目的导致了对运河治理的失当;河政的腐败使运河走向衰败;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运河体系的崩溃。
- 清代山东运河城市发展原因初探
-
作者:
王滨
日期:2008-01-01
来源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运河 清代 城市 发展
- 描述:清中前期,山东大运河沿岸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城市带之一。山东运河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大运河的带动作用;二是明清时期,由于中国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而导致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三是得益于政府的漕运这样一种超经济运输方式;四是在清中前期,政府的海禁政策客观上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五是南方尤其是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山东沿岸地带城市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 清代京杭大运河全图初探
-
作者:
王耀
日期:2008-01-01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运河 清代 全图分类 京杭大运河 运河全图绘制手法 地图载体 装订形式
- 描述:本文将收集到的国内外清代京杭大运河全圈作为史料处理,结合相关文献一一解读各幅运河图本身蕴涵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挖掘出清代在绘制运河全图时常用的一些绘制手法,井就运河图的载体、装订形式加以分析。进而根据绘制风格等的差异,将清代运河全图的绘制划分为前期和后舰又依据用途和内容的不同,划分为运河河工图、漕运图、运河泉源圈和运河景观图四种。作者试图通过分析论证,挖掘出地图的史料价值,找到一个利用地图学视角观察社会历史景观的路径。
- 深入研究运河历史文化 努力打造“运河之都”品牌
-
作者:
刘希平
日期:2008-01-01
来源 :淮安历史文化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深入研究运河历史文化 努力打造“运河之都”品牌
- 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中国大运河标志性文化品牌
-
作者:
刘怀玉
日期:2008-01-01
来源 :中国水运(下半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运河双子城 核心竞争力 文化产业
- 描述:淮扬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代表作。建设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是主动策应运河申遗的标志性成果,是策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载体。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是以淮扬运河为主轴、以运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址、园林、美食、文化产业园、创意文化园等为载体,以文化与经济结合为特征的新型产业带,具有生态湿地型、盐运漕运型、古城文化型、江淮风情型的重要特色。建设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要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高科技为支撑。
- 淮安市筹建运河国际港
-
作者:
京生
日期:2008-01-01
来源 :港口科技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外贸企业 综合体 “十一五” 交通运输 港口 京杭大运河 国际港 淮安市
- 描述:为了充分发挥京杭大运河的内在优势,完善江苏交通运输综合体系,淮安市将在运河公司南港的基础上建设国家二类港口,为内、外贸企业运输提供快捷通道。该项目已被列入《淮安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
- 淮安地区运河及相关水利遗产研究
-
作者:
张廷皓
日期:2008-01-01
来源 :中国名城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遗产 运河 课题研究 淮安
- 描述:淮安地区是京杭运河的关键地段,对这一局部关键地点需要进行综合研究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文章勾勒了淮安地区运河及相关水利遗产课题研究的框架和整体思路,从研究地点的选择、研究领域的划分、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课题研究计划等方面作了整体阐述。
- 淮安:运河之都的人文价值
-
作者:
季祥猛
日期:2008-01-01
来源 :中国名城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文化遗存 人文价值 盐文化 最大规模 淮安 文化内涵 历史上 京杭大运河 繁荣 城市
- 描述:一、运河之都七大文化内涵第一,淮安运河水利文化。淮安一直是大运河上的枢纽城市,最早的一段大运河——邗沟的开凿与此有关,淮安还是国家治河保运的衙署所在地。曾为河道总督行馆,很多治水名人在淮安留下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