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运河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及其模式新探
-
作者:
刘怀玉
黄俶成
陈景春
日期:2009-01-01
来源 :江苏商论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江苏运河 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
- 描述:江苏运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其要义就是双轮驱动。江苏运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种代表性的模式:无锡土洋结合;扬州水城交融;淮安河湖一体。江苏运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经验:抢抓机遇与真抓实干结合;坚持原真性和完整性结合;坚持草根化和精品化结合。
- 江苏省运河中学
-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1-01
来源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中学 国家级示范高中 陇海铁路 江苏省 申请专利 大运河 普通高中 市人民政府
- 描述:江苏省运河中学1920年创建于古城不邳州。位于古老大运河和陇海铁路交汇的金银十字架上。2003年邳州市人民政府报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申请专利定名为江苏省运河中学,是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 江苏省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的研究与开发
-
作者:
戴雪良
李云芸
于全虎
日期:2009-01-01
来源 :江苏船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船型 标准化 京杭运河
- 描述:介绍了江苏省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的研发背景,分析现有运输船型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叙述了船型的选择、总体布置与结构设计,对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综述了系列标准化船型研发的特点,对全省标准化船型的推广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江苏淮安市运河村一号战国墓
-
作者:
尹增淮
王剑
日期:2009-01-01
来源 :考古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江苏淮安市 战国时期 楚墓 木椁墓
- 描述:2004年,对江苏淮安市运河村一座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进行了清理。墓室由主椁室、外藏椁及一个陪葬坑组成。此墓共有人骨12具,除墓主外,其余均为殉葬者。出土遗物有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等,其中1辆实用马车,木质构件相对完备,制作精美。墓葬年代大约在战国中晚期之交,墓主可能是楚国贵族。
- 江南运河苏浙边界十年水质评价
-
作者:
石亚东
杨铭威
高怡
徐枫
盛东
日期:2009-01-01
来源 :水资源保护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改进密切值法 水质评价 江南运河
- 描述:引入目标差值率,对密切值法进行改进,详细阐述其原理和计算步骤;将其应用于江南运河苏浙边界1997~2006年的水质评价,并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Ⅱ~Ⅴ类水标准,对污染程度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江南运河苏浙边界十年水质均未达到Ⅲ类水标准,其中1997~1999年、2001~2002年的水质标准维持在Ⅲ~Ⅳ类之间,2000年、2003~2006年的水质维持在Ⅳ~Ⅴ类水之间。
- 江南运河古镇调查-震泽古镇
-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1-01
来源 :城市规划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浙江省 江南运河 江苏省 航运 古镇 吴江市
- 描述:1.古镇概况震泽古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西南45km,与浙江省毗临,古称“吴头越尾”,东距上海90km.北至苏州54km,西接湖州.南抵嘉兴,尽收航运之利。位于江南运河的西线古道之上.历史上为江南五大桑蚕重镇之一。
- 江南运河,水乡的辉煌:三访大运河
-
作者:
舒乙
日期:2009-01-01
来源 :北京观察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高速公路 大动脉 生态模式 长三角 三十年 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河 江南水乡 保护 运河船
- 描述:过去两年,已经随全国政协考察团沿大运河视察了两次。头一次是去京杭大运河,由北京走到杭州,回来写了《大运河,残缺的辉煌》,第二次是去隋唐大运河的河南、安徽段,由洛阳走到灵壁,回来写了《隋唐大运河,地下的辉煌》。此次是第三次,仍是跟随全国政协的同仁们,去的是浙江的北部和东部,考察大运河的末端,姑且称为长江之南的运河段,写了《江南运河,水乡的辉煌》,恰似完成一个三部曲——运河三部曲。
- 江南旧事 一场战争,一段运河
-
作者:
叶匡政
林彬
日期:2009-01-01
来源 :城市地理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江南运河 太平天国 社会形态 京杭大运河 战争
- 描述:作为中国京杭大运河在长江以南的一段,江南运河的兴衰也见证了江南文化的兴衰。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开始,其经济的富庶、文化的丰厚一直延续,直到明清两代,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形态的巅峰状态。1853年,太平天国封锁了大运河上的交通,随之,衰落成了江南文化无法逃脱的命运。
- 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前世今生
-
作者:
陈昆麟
田之秋
日期:2009-01-01
来源 :走向世界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运河 古都 原始农业 大汶口文化 创造者 水城 人文始祖 东阿县
- 描述:在鲁西平原的运河岸边,有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聊城。早在6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不仅有了原始农业,会制作陶器,而且已经掌握了夯筑城墙的技术。到5000年前左右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中晚期,人文始祖炎帝、黄帝、蚩尤,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有过
- 水库建设和调度对漳卫南运河的水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
作者:
于伟东
吴晓楷
日期:2009-01-01
来源 :2008年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国际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水库建设和调度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问题一直是生态保护和河流管理的热点。漳卫南运河是我国典型的北方河流,在海河流域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漳卫南运河内水库建设和调度历史的调查和分析,从生态保护角度对其影响进行探讨,发现水库建设影响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河流逐渐达到新的平衡,而水库调度运用管理是河流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加强水库建设规划和调度运用中的生态保护应该是改善流域水生态保护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