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长江】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运河关键词(七章)
-
作者:
柯平
来源:
文学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政治
运河
长江
国君
秦始皇
长安
民间传说
越王勾践
扬州
-
描述:
邗沟当满心指望能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盛名的夫差在扬州西北蜀岗兴师动众、砸下第一锹土,打算修筑连接扬州与淮安之间的秘密水道,以便自己的力量与野心随时可以从长江下游有效投射到淮河流域。他当然不可能想到历史
-
大运河掌握王朝的命运
-
作者:
张博文
来源:
大科技(百科探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江
江淮地区
中国历代王朝
农民起义军
盛唐气象
隋炀帝
京杭大运河
清王朝
粮食
唐王朝
-
描述:
大运河在历史上影响了诸多王朝的命运。唐朝就曾利用它堆积出一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盛唐气象,而当农民起义或军阀叛乱切断大运河的运输后,一个朝代离灭亡的命运就不远了了。正所谓运河通,朝代兴;运河断,朝代亡。
-
金水道——苏南运河
-
作者:
雨文
来源:
群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河航运
长江
谏壁
货运量
经济发达
全面整治
苏南运河
镇江
整治工程
苏州
-
描述:
苏南运河自镇江谏壁口至苏浙交界鸭子坝,全长208公里,贯穿我省经济发达的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市,沟通长江、太湖水系,常年有苏、浙、鲁、湘、皖等13个省(市)的船舶航行,年货运量超过1亿吨,是我省
-
扬州古运河散记
-
作者:
许祖馨
来源:
航海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见证
长江
沟通
春秋时代
历史上
伊斯兰教
扬州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
瓜州
公元前
-
描述:
古运河是扬州文明的见证,是扬州人民的骄傲。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时代,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北上伐齐,在扬州蜀岗下凿邗沟,沟通了江淮二水,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在蜀岗上筑起的邗城就是最初的扬州。后来隋炀帝在邗沟的基础上,扩建了举世
-
京广大运河
-
作者:
张琏
来源:
人民长江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广大运河
通航
长江
河流
南北大运河
经济文化
人类社会
密切相关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
描述:
,长江;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都是古代世界有名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发源地。
-
镇江 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奇景
-
作者:
蔡晓伟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长江
听说过
中国地图
江南运河
东西向
上下游
大运河
镇江
景观
-
描述:
也许你没有到过镇江,但无论如何总应该听说过"水漫金山寺"的神话传说;也许你没有记住镇江,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品尝过这里盛产的香醋! 其实,你只要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东西向的长江和南北向的大运河,这座坐标
-
从“长江”到“运河”——《话说运河》的文化意识
-
作者:
刘元铁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专题片
高层次文化
南运河
运河
长江
观众
文化程度
收视率
丝绸业
文化意识
-
描述:
《话说运河》的播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成功,受欢迎的因素很多,但令人深思的是《话说运河》在高层次文化观众中引起的反响更为强烈。据统计,收视率在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中为33.9%,高中文化程度为30.8%,初中文化程度为25.7%。这表明《话说运河》的收视率是与观众的文化程度成正比的。
-
运河之畔话今昔
-
作者:
许志芳
来源:
海河水利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江
卫运河
丹江口水库
经济文化交流
形成与发展
元代
南水北调
古运河
黄河
京杭运河
-
描述:
齐,凿邗(音韩)沟。自江都至末口(淮安),上接淮水下入长江,贯通江、淮两大流域,开创了我国人工运河的新扉。前482年,复北掘连泗、沂、济三水,夫差为与晋争盟主,曾
-
川胜守新著《明清贡纳制与巨大城市连锁:长江与大运河》出版
-
作者:
赵思渊
来源:
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锁
大城市
长江
社会经济史
考察
出版
日本明清史研究
明代
大运河
城市史
-
描述:
日本明清史研究领域著名学者、九州大学荣誉教授、大正大学川胜守教授在2009年由汲古书院出版了他的新著《明清贡纳制与巨大城市连锁——长江与大运河》,对于明清社会经济史、城市史研究都作了极有深度的推进。
-
最后的纤夫:每天都要吆喝一阵运河号子
-
作者:
刘砥砺
来源:
北方音乐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津
长江
号子
货船
老人
北关
盐滩
记忆
京杭大运河
半个世纪
-
描述:
说起纤夫,人们脑海里会马上呈现出那些在长江边上赤着脚,口里喊着号子的汉子们。但是,没有人知道,在半个世纪以前,通州北关的运河边还有几百名运河纤夫艰苦劳作,而今却已难觅踪影。作为最后一位会唱运河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