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河城市的兴与衰
-
作者:
洪鹄
年份期号:
2014-第35期
刊名:
南都周刊
- 描述:河流交汇,城镇兴起,河流改道,文明转移。人类家园的生产建设仰赖于河流在温驯时节带来的肥沃土壤和便利交通,而河流也同样孕育着危险的风暴、干涸和洪水。因此,当我们回望那建立于人类文明幼年时期的四个国度,会发现惟一让历史连绵、延续至今的中国,正是从最初开始便善于治水和运用水利的民族。 中国是最早加入运河王国的国度之一。
- 运河城市与明清通俗小说
-
作者:
张强
年份期号:
2014-第3期
刊名:
江苏社会科学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市民文化 运河城市 通俗长篇小说 商品经济 话本
- 描述:商品流通给城市扩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宋代以后,运河作为经济活动的大动脉,为沿岸城市走向繁荣注入了活力,为市民阶层的壮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以运河为大动脉,运河城市在商品流通中促进了不同区域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话本及通俗小说的创作和繁荣提供了动力。两宋以汴京和临安为中心,话本在传播中受到市民的欢迎。古典长篇通俗小说的发祥地是运河城市,运河城市是话本及通俗小说的策源地和培育通俗小说家的摇篮。通俗长篇小说反映了运河城市兴盛的历史轨迹,给文学叙述增添了新的样式,成就了明清小说艺术的辉煌
- 运河城市与文明
-
作者:
本刊辑部
年份期号:
2014-第3期
刊名:
中國生态文明
关键词:
北京东直门 城北 航运枢纽 光熙门 运河水 江苏航运 北京市通州区 温榆河 河道比降 关闸
- 描述:北京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通常称为北运河,主要位于今北京市通州区北关闸以南,北运河上游为温榆河和潮白河。现存的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主要是元、明、清时期开凿、疏浚的。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开凿坝河,因其沿线有七座坝而得名,是大都至通州的北线运河。坝河西起大都光熙门(今北京东直门北面),向东到通州城北,接温榆河。河道长约20多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比降较大,建有七座闸坝
- 运河和历史在这里拐弯
-
作者:
吴娟娟
年份期号:
2014-第17期
刊名:
现代苏州
关键词:
台儿庄 古城 微山湖 乾隆 代言人 历史 京杭大运河
- 描述:一路北上的京杭大运河到台儿庄地界,折转西向,进入微山湖。这段93.9多公里的运河,是整条京杭大运河最大的拐弯。这个“湾”,有个最强大的代言人——乾隆。他,看到台儿庄“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景象后,直呼台儿庄为“天下第—庄”。他的御笔,至今高悬台儿庄城墙的门头。乾隆绝对没想到,这个他曾经盛世巡游之地,在1938年的一场血战中灰飞烟灭。不必唏嘘。也正是这场血战,让世人看到一个孔孟后人在面对国破家亡时挺起的胸膛。曾经的繁荣和沧桑,造就了这座古城跌宕起伏摄人心魄的魅力。尽管到时已深夜,台儿庄古
- 运河吟
-
作者:
阎逸
年份期号:
2014-第4期
刊名:
今日浙江
关键词:
空间重组 发展脉络 河流 杭州段 标志性 城市历史 国际性 运河水 京杭运河 旅游名城
- 描述: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全面完成运河及其沿河地带的功能更新和空间重组,使之成为与国际性风景旅游名城相称的标志性地带,一条令人心驰神往的"东方塞纳河"。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都依偎着一条著名的河流,时代不停更迭,河流连同河边的那些桥梁、驳岸、码头、民居、风俗一起,勾勒出城市的发展脉络,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情怀,见证着城市的兴衰成长。每当我们来到这样一条能代表一座城市历史的标志性河
- 运河古韵之淮扬段
-
作者:
姚文群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集邮博览
关键词:
国寺塔 沿岸城市 瓜洲 邗沟 盂城驿 古韵 活态 普哈丁 敬畏自然 行洪
- 描述:大运河作为活态遗产,以其交通便利、灌溉行洪而恩泽于两岸的黎民百姓,也灌溉着沿岸城市的经济繁荣。扬州作为与大运河共生共长的城市,以水而建,以水而兴。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而构成扬州城池的最初雏形起,近2500年来,大运河给扬州留下大量珍贵的遗产、遗存,成为今天人们敬畏自然、尊重历史的宝贵财富。
- 运河古韵之浙东段
-
作者:
汪海清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集邮博览
关键词:
宁波镇海 因势 工塘 海上门户 宁绍平原 海上丝绸之路 古韵 嘉泰会稽志 浙东 西连
- 描述:"东出大洋、西连江淮、转运南北、港通天下",这四句话概括了浙东运河的空间位置。浙东运河从京杭大运河终点向东延伸到宁波镇海的出海口,联结京杭大运河、隋唐运河,构成了中国大运河的伟大体系。在浙东运河建设上,先人们采用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的设计、构筑理念与航运方式,避免并减弱了海潮对航运的影响,这正是浙东运河的一个重要特征。
- 运河古韵之洛河段
-
作者:
贾宝源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集邮博览
关键词:
华夏文明 天津桥 通济渠 洛神赋图 河洛文化 人文始祖 洛阳城 古韵 画中 洛浦秋风
- 描述:洛河,古称洛水,它与黄河交汇为中心的地区被称为"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诞生在这一地区的河洛文化,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中国"名称即源于这一地区。上古时期,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长期在这一带活动,其女儿宓妃在一次玩耍时不小心落水,死后就被封为洛水之神。2005-25《洛神赋图》票图(图1)中所描绘的女主人公即为洛神,画中所绘河水即故事发生地—洛河。
- 运河古韵之沧州段
-
作者:
张海军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集邮博览
关键词:
启闭机 景区面积 河北段 预备名单 控制工程 水利事业 古韵 国家文物局 捷地镇 世界遗产大会
- 描述:2006年12月,大运河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通过投票表决。作为中国大运河河北段主要申遗点之一,位于大运河沧县捷地镇西南段的捷地分洪设施属明、清建筑,包括捷地减河、捷地分洪闸、德国造分洪启闭机设备。捷地分洪闸(图1)是南运河向捷地减河分洪的控制工程,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运河古韵之杭州段
-
作者:
汪以文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集邮博览
关键词:
南星桥 六和塔 龙山河 海上丝绸之路 江南河 西溪 通益公纱厂 古韵 钱唐 京口
- 描述:杭州是一座"五水共导"的城市,地处杭州湾内,一天两次的涌潮可直达杭州的六和塔附近江面。西湖、西溪、钱塘江和大运河陪伴着杭州这座城市成长、生活。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设置杭州,杭州这个名字从此在历史上出现。611年元月,隋炀帝"敕穿江南河由京口至余杭,800余里",全长17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隋朝以前,杭州是个仅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