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与明清戏曲的传播
作者: 苗菁  年份期号: 2015-第2期 刊名: 中原文化研究 关键词: 传播 明清戏曲 大运河 
描述:无论是明清"四大声腔"的发展历史,还是京剧的形成历史,都表明: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沿岸及其临近地区的众多城市是当时各种剧种声腔的吸纳、聚集之地,京杭大运河水道是当时各种剧种声腔最重要的传播渠道。京杭大运河之所以具有如此功能,是因为其沿岸众多城市与市镇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商贸中心与繁华之地,各地商人,尤其是徽、晋商人向这些城市集中,家庭戏班大量出现。此外,明清皇帝多次沿运河南巡,也是重要的原因。而这种吸纳、聚集与传播的功效在于:繁荣了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与市镇的戏曲活动;促成了某些地域特征鲜明的戏曲声腔华丽转身
京杭大运河(邳州段)生物多样性调查与水质生物学评价
作者: 李朝  杜娟  李勇  杨靖  胡红娟  年份期号: 2015-第3期 刊名: 环境与发展 关键词: 水生生物 京杭大运河邳州段 BI指数 多样性指数 
描述:对京杭大运河邳州段的水生生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邳州港作业区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最高。应用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BI指数进行水质生物学评价,表明京杭大运河邳州段的水质情况总体处于轻污染状态。
京杭大运河
作者: 黄启中  年份期号: 2015-第11期 刊名: 广播歌选 关键词: 歌曲 歌词 音乐 作词法 
描述:我爱你世界上最早的运河, 漕运码头蓬勃了古老的中国。 你船行杭州、苏州幽幽通州, 你涛走钱塘、长江滔滔黄河。
二十年来的运河学研究
作者: 罗衍军  年份期号: 2015-第6期 刊名: 地方文化研究 关键词: 家族 旅游开发 遗产保护 运河学 社会经济 文化习俗 
描述:以运河学研究论文为对象进行考察分析,认为二十年来国内学术界的运河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运河沿革与治理,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嬗变,运河区域文化、习俗等嬗变,运河区域家族、组织、帮会状况,运河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了颇具新意的学术观点,对推动运河学和区域社会变迁研究的深入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运河宿迁国电码头段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分析
作者: 王信海  王宣朋  丁辰龙  姜杨  段树华  姜爱兰  年份期号: 2015-第9期 刊名: 江苏农业科学 关键词: 生物量 夏季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水质评价 中运河 指数分析 
描述:2013年8月1—19日共7次对中运河宿迁过段码头段的5个断面15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全段共发现浮游植物6门32种(属),其中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浮游植物总密度为13.9万~21.0万个/L,平均密度为16.6万个/L,总生物量为0.127 6~0.155 2 mg/L,平均生物量为0.126 8 mg/L,其中以硅藻门和绿藻门占绝对优势,2个门占总密度的70.6%,占生物量的79.9%;各监测点之间的群落特征指数无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数均值为3.33,变动范围为2.83~3.73;均匀
中国早期运河研究
作者: 李现伟  年份期号: 2015-第6期 刊名: 资治文摘 关键词: 早期运河 影响 特点 
描述:中国大运河堪称是世界上开凿最旱、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运河发展史中,可以隋代大运河为界,隋以前开挖的运河我们习惯称之为早期运河。这一时期的运河受军事作战需求的影响,与后来所形成的运河体系有鲜明的不同。然而,早期运河的开挖却为后来贯穿中国南北大运河的贯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大运河生态环境分析与景观建设的建议——以京杭运河为例
作者: 史丽华  张翠  年份期号: 2015-第28期 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析 生态景观 京杭运河 
描述:立足中国大运河的重要地位,以京杭运河为例,对京杭运河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4个方面进行生态环境分析,得出京杭运河以黄河为界,以北水质较差,以南水质较好,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大气环境质量较差但社会经济环境良好,并提出了对中国大运河进行生态景观建设的建议,为中国大运河的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中国大运河生态环境分析与景观建设的建议
作者: 史丽华  张翠  年份期号: 2015-第28期 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描述:立足中国大运河的重要地位,以京杭运河为例,对京杭运河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4个方面进行生态环境分析,得出京杭运河以黄河为界,以北水质较差,以南水质较好,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大气环境质量较差但社会经济环境良好,并提出了对中国大运河进行生态景观建设的建议,为中国大运河的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中国大运河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 刘士林  年份期号: 2015-第1期 刊名: 中国名城 关键词: 战略研究 大运河 城市资源 世界遗产 
描述:当今世界是城市的世界,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也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这是研究大运河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洞悉的大势。以大运河城市群为总体框架建构运河城市文化共同体,推动运河城市形成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共识,在实践中保持战略及发展步调的一致与协调,是避免大运河世界遗产资源因过度使用而陷入"公地悲剧"的重要战略思路。以共建大运河文化城市群为契机,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在名分、资源、投资、项目、客源等方面的"单打独斗"和"恶性竞争",在集体履行保护大运河世界遗产"完整性"的
中国同时押注拉美两大运河
作者: 本刊辑部  年份期号: 2015-第11期 刊名: 凤凰周刊
描述:寄望于新一代大型船舶将改变世界贸易格局,中国瞄准了拉美地区两个相互竞争的运河项目,以期打造更快捷的通往亚洲的新航道。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向拉美提供了上千亿美元的贸易信贷和投资。 在有百年历史的巴拿马运河,一项耗时8年、投资53亿美元的扩建工程已接近尾声。扩建完成后,该运河将可通行21世纪的新型船舶,这些船舶的装载量是现有船只的两倍以上。
< 1 2 3 ... 83 84 85 ... 475 476 4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