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作者:
周松
甄怡君
年份期号:
2014-第13期
刊名:
科技研究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设计与实现 天地图
- 描述:本系统利用天地图提供的在线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以扬州市运河沿线的遗产信息点为专题数据,通过综合运用3S 技术、RIA 技术、网络技术等,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运河遗产监测平台,向公众展示运河遗产的独特风貌,并为扬州市的运河遗产监测及保护提供辅助决策。
- 大运河风光带植物造景分析
-
作者:
陈淑萍
年份期号:
2014-第24期
刊名:
现代园艺
关键词:
手法 植物造景
- 描述:在调查大运河风光带植物造景的基础上,针对其营建类型、生长特性等进行分析,总结其植物造景特色、剖析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 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13期
刊名:
城市规划通讯
关键词:
代表团团长 世界遗产公约 操作指南 旅游产品 公共资源 活态文化 国家文物局 人工河道 世界遗产大会 副局长
- 描述:近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从南到北全长1794公里的大运河,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亦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世界遗产大会中表示,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后,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有关要求
- 大运河遗产小道系统的实践:以杭州段为例
-
作者:
陈伟
年份期号:
2014-第4期
刊名:
浙江工艺美术
关键词:
大运河 遗产小道 实践 文化遗产
- 描述: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小道系统属于国际上历史文化小道范畴,它是一种文化遗产传播媒介,又是一种有效的公众参与系统。小道连接着公众和大运河文化,其发挥其功用的过程,本身就带着公众参与的性质,同时公众的广泛参与又能不断拓展遗产小道的功能。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小道的建设是基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而进行的一项积极的创新性尝试。
- 大运河遗产小道系统的实践——以杭州段为例
-
作者:
陈伟
年份期号:
2014-第4期
刊名:
东南文化
- 描述:大运河遗产小道系统的实践——以杭州段为例
- 大运河边上的文化拾荒者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5期
刊名:
文化月刊(文化遗产)(上旬刊)
- 描述:大运河边上的文化拾荒者
- 大运河载来的城市
-
作者:
李楠
年份期号:
2014-第17期
刊名:
现代苏州
关键词:
底子 运河城市 发祥地 发迹史 大运河 天津城 背景音乐 天后宫
- 描述:天津是—座典型意义上的运河城市,这不是一句客套话。有些运河城市原先有个底子,只是冷落了些,运河开通了,带来了生气。天津不同,完全白手起家,连那点底子也是运河带来的。在天津城最初的发迹史上,每一页都湿漉漉地书写着“漕运”两个大字,天后宫则一直是她的背景音乐,而天后宫所矗立的三岔口,就是这座城市的发祥地。
- 大运河走进世界遗产
-
作者:
李野
年份期号:
2014-第28期
刊名:
走向世界
关键词:
沿线区域 文化之旅 区域规划 人工运河 运河文化 预备名单 运河水 咽喉要道 heritage 世界遗产大会
- 描述:6月23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这一刻,中国人民奋战8年,一步步走过艰难的申遗之旅。8年时间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运河成功申遗,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艰难而急迫的民族文化之旅,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决心和魄力。
- 大运河考察记之吴江
-
作者:
石永民
年份期号:
2014-第4期
刊名:
杭州(生活品质)
关键词:
江浙两省 摇快船 三年 三里桥 林家铺子 太湖之滨 历史文化遗存 盛泽 风光带 建城
- 描述:吴江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全长40多公里。吴江历史悠久,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距今有上千年的建城史。近年来,吴江为体现大运河历史魅力及江南水乡特色,结合古桥等历史文化遗存等,相继建成了三里桥生态园、垂虹桥遗址等古运河风光带项目,营造了"人在花间走,柳在岸上行"的效果。吴江垂虹桥始建于宋代
- 大运河绵延2500年
-
作者:
王渝生
年份期号:
2014-第8期
刊名:
科学世界
关键词:
东部平原 河道总长 存古 运河水 世界遗产名录 列人 会通河 济水 浙东 曹娥江
- 描述:大运河申遗成功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它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等58处遗产点,现存古河道总长1011公里。从公元前486年大运河开工算起,到现在(2014年)正好是25个世纪(2500年),再加上这次被列为世界遗产,大运河也算是"双喜临门"了。大运河位于我国东部平原,是非常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它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