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后申遗时代大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从历史地区环境“完整性”出发
作者: 王晓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线路   后申遗时代   整体性保护   运河文化   遗产保护   大运河  
描述: 遗产运河具有文化线路的典型特征,既囊括了种类繁多的遗产类型,同时具有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价值相加的特征。运河遗产在申遗的过程中尽管是以遗产点、段的方式申报,但是鉴于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遗产特征,其“统一体”和“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之和”的遗产特征便不得不强调从“整体性”方面来认识其保护方法。后申遗时代,大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要以整体性保护思路为指向,在强调运河遗产历史层积“原真性”和历史地区环境“完整性”前提下,使遗产保护行为能应对当代变化,并实施“活态保护”。
两宋江南运河入江口澳闸系统研究
作者: 刘建国   王克飞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澳闸系统   史弥坚   水运史   江南运河   入江口   两宋时期   曾孝蕴  
描述: 两宋时期江南运河入江口兴建、复修的澳闸系统,在宋代水运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研究古代复式船闸的典型案例。历史资料及考古发现揭示,北宋与南宋对澳闸系统的建设各有侧重:北宋曾孝蕴的设计具有开创性,京口港五闸的布置、两澳的分工以及甘露辅港的设立成为我国水运史上一大杰作;南宋史弥坚根据南宋漕运格局的变化以及京口转运中心的需要,复建了京口港五闸及甘露港二闸,又着力修扩归水澳、沟通护仓河,通盘解决了通航与转运的双重任务。
大运河遗产小道系统的实践——以杭州段为例
作者: 陈伟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大运河遗产小道系统的实践——以杭州段为例
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
作者: 陈怡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线路   价值评估   《国际运河史记名录》   遗产运河   《ICOMOS   文化线路宪章》   大运河  
描述: 中国的大运河一直是炎黄子孙所珍视的文化遗产。近年来的申遗热,更促使学界将大运河纳入世界遗产的范畴之中进行全新的认识与研究,同时国际重要的遗产研究团体也对大运河这一特殊案例给予了多方关注。当前学界对于大运河遗产的特点与价值等重点专题都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但与世界遗产理论体系并没有充分地接轨。因此,有必要从世界遗产体系中已有的相关文件在对大运河价值评估中产生的问题出发,探索文化线路对于大运河特质识别和价值研究的理论指导,从而发掘出对大运河遗产的新认识。
明代常镇运河的利用和整治
作者: 奚国金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阳   运道   堰闸   永乐   江南运河   万历   河闸   成化   京口   明实录  
描述: 明代漕河因地为号,分为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和浙漕共七段。江南运河即浙漕,起自京口闸,终于杭州北郭务,全长近七百里。明代国家财赋主要仰赖东南,每年有二百余万石粮通过运河北运。因此运河是明代经济的重要命脉, 常镇运河是江南运河的西北部分,是明代东南漕运的关键地段。“三吴之粟,必由常镇”,它可以说明常镇运河在明代漕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明代常镇运河的利用和整治,以恢复明代常镇运河通航的历史,从中了解运河利用中的得失,以指导我们现在的运河利用和整治工作。
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其启示
作者: 王永波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运动规律   大运河  
描述: 本文通过对文化定义的阐释,界定了运河文化的理论内涵和表现形式,检讨了运河文化兴衰枯荣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南水北调的重大意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