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运河,走在“申遗”的路上
-
作者:
阮仪三
日期:2007-01-01
来源 :杭州通讯(下半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中国文化 世界历史 漕运 分布区域 文化景观 遗产保护 京杭大运河 修建时间 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
- 描述:悠悠运河,漫漫历史,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京杭大运河线路之长,分布区域之广,修建时间之巨,在世界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至今,我们依然受惠于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无数人家平静地生活在运河两岸,千百年来演绎着一种活的文化景观。作为中华民
- 大运河(诗)
-
作者:
武振岭
日期:2007-01-01
来源 :河北水利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大运河
- 描述:~~
- 大运河
-
作者:
一寒
日期:2007-01-01
来源 :中华少年 时尚阅读 中旬刊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大运河
- 夏夜的北运河
-
作者:
晨枫
郭建欣
日期:2007-01-01
来源 :歌曲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文化馆 合唱队 北运河 货物 流浪 星点 船灯 码头 通州区 北京
- 描述:~~
- 复合聚氯化铝铁在净化东莞运河水中的应用
-
作者:
黄壮群
王龙庆
日期:2007-01-01
来源 :第八届全国水处理混凝技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混凝性能 聚氯化铝 复合聚氯化铝铁 河水处理
- 描述:经樟村水质净化厂对聚氯化铝及复合聚氯化铝铁的长期应用结果比较,复合聚氯化铝铁比聚氯化铝对东莞运河河水的处理效果更好,烧杯实验表明,采用聚氯化铝净水剂时,处理后水质浊度很难低于2NTU,而采用复合聚氯化铝铁时处理后水质浊度可低至1.25NTU,从樟村水质净化厂长期应用可见,复合聚氯化铝铁比聚氯化铝对CODCrBOD5、SS、色度等污染指标也有大幅下降;聚氯化铝铁混凝反应后产生的絮体吸附性好,絮体大且重,沉降性好,沉淀后的污泥层含水率低、压实,易于脱水,并且在冬季低温时也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 基尔运河及其航行规则简介
-
作者:
林德辉
王云
沈宏旻
日期:2007-01-01
来源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运河 简介 航行规则 船舶
- 描述:本文对基尔运河的概况及船舶通过运河时的有关规定作了简要介绍。
- 基于遗产分布的运河遗产廊道宽度研究——以天津段运河为例
-
作者:
李春波
朱强
日期:2007-01-01
来源 :城市问题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宽度 地理信息系统 天津 遗产廊道 京杭大运河
- 描述:以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为例,利用GIS作为分析工具,对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遗产分布与运河位置相对关系的规律性,即京杭大运河天津段遗产靠近运河分布比远离运河稍有密集的趋势,且与运河紧密相关的文化遗产此种趋势更加明显。基于上述分析,从遗产保护的高效性原则出发,认为大运河遗产廊道的理想宽度应为单侧2-2.5公里。
- 基于城市复兴的滨水区改造对策探讨——以沈阳市百里运河改造为例
-
作者:
卢培云
日期:2007-01-01
来源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滨水区 改造对策 城市复兴 沈阳市
- 描述:本文以城市滨水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沈阳市百里运河改造的背景,就百里运河的现状及沿线用地混合开发不足,沿线滨水特色缺失、亲水性不足,沿线滨水交通不完善、可达性差,沿线缺乏大型公共项目的开发、城市活力不强等问题,借鉴国内外滨水区改造的经验,结合沈阳市的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阶段,从城市复兴的角度,提出百里运河改造的对策:强调用地的混合开发,提升土地价值、重塑滨水公共空间,提升滨水环境效益、完善滨水交通网络、提高滨水区的可达性、策划滨水大事件,提升滨水区的影响力、滚动开发、分期实施。运用以上对策对百里运河城市滨水区
- 基于和谐水运理念的苏北运河管理组织模式
-
作者:
陈艳萍
吴凤平
日期:2007-01-01
来源 :水利经济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组织模式 和谐水运 苏北运河 航务管理
- 描述:基于和谐水运理念,针对苏北运河发展的特点,提出苏北运河管理组织的3种模式: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模式、统一管理模式、政府和市场共同管理模式。分析了近、中、远期苏北运河管理可采取的组织结构。
- 城市多自然河道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以镇江古运河为例
-
作者:
胡孟春
日期:2007-01-01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7年年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 多自然河道 镇江古运河
- 描述:以镇江古运河生态河道建设为例,以多自然河道理念为指导,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流域内与古运河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相似的自然河流为原形,建立评价标准集.按照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生态重建后古运河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与自然河道贴近度计算,评价其近自然程度.所采用的方法,对生态修复、重建后的城市河道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