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时期徐州运河漕运与地方信仰风俗的嬗变
-
作者:
胡梦飞
来源:
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俗信仰
徐州
漕运
嬗变
明清时期
-
描述:
明清时期的徐州是运河流经的重要地区,运河漕运在促进徐州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民众的民间信仰和社会风俗产生极大冲击。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导致徐州水利信仰和水神崇拜的盛行;大量外地经商人口的涌入,也使得徐州民间社会风俗中的商业色彩日益浓厚。运河漕运使明清时期徐州地方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
-
京杭运河大桥维修项目实施方案
-
作者:
邵明涛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最为严重的位置位于第1、2跨,反射裂缝最宽处达15厘米,缝长20*2米,T形梁接缝处基本贯穿。该桥全长1161米,跨径总长1160米。桥面跨径由南往北组合形式:20米*12跨(14片拼装T梁
-
锡澄运河大桥钢板桩围堰的实践应用
-
作者:
卞桂荣
徐洪成
第五龙
南京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板桩围堰应用控制措施
-
描述:
江阴市川气东送配套道路工程中的锡澄运河大桥11号主墩处于锡澄运河中,为确保桩基础开挖及承台施工的安全,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并以该围堰在设计选型、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施工控制及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以供探讨。
-
南茅运河风光带绿化景观设计
-
作者:
刘志强
来源:
林业与生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运河
灌木树种
森林资源
水生植被
绿化美化
落叶阔叶林
植被分区
洞庭湖平原
植被类型
-
描述:
南县位于湖南省北隅,洞庭湖平原北部。在全省植被分区中,南县植被属湘北滨湖平原旱柳林、桑树林,湖漫滩草甸、沼泽、水生植被区及农田植被区。有高等植物67种、222科,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草甸及水生沼泽植被,森林资源以杨树、"三杉"为主,有少量香椿、苦楝、枫杨、旱柳、泡桐资源,经济灌木树种有柑桔、桃、梨、枣、桑等。
-
蓟运河治理工程永久占地耕地占用税计算
-
作者:
纪宏声
陈克强
吴文海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算
耕地占用税
永久占地
-
描述:
本文主要介绍工程永久占地耕地占用税的计算。
-
德信臻园 运河岸上人文大宅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标志性
河岸
大运河
人文内涵
-
描述:
德信臻园位于杭州拱墅区拱宸桥历史文化景区北侧。其不远处,就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标志性占建筑,即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的拱宸桥。随着大运河的历史与人文内涵越来越为人所重视,臻园必将有更大的升值空间。
-
京杭运河护坡修复的结构形式与质量控制
-
作者:
孙奎鹏
来源:
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护坡修复
质量控制
京杭运河
-
描述:
文中对京杭运河护坡修复的结构形式以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概述,并对京杭运河护坡修复提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
蓟运河桥纵横向变截面鱼腹梁设计
-
作者:
吴刚
李宏祥
来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纵横向
蓟运河
变截面
节点
鱼腹梁
景观
-
描述: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市政交通与公路交通的节点处的桥梁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跨线桥梁的景观设计。详细介绍了位于天津中新生态城内蓟运河上的一座大型变截面箱梁桥。该桥有别于常规的鱼腹梁桥,在纵横向都是变截面,外形圆润流畅,一气呵成。这种桥梁适用于桥下通航或通行要求较低、景观要求较高的场所。
-
静压管桩在济宁运河城商务中心工程的应用
-
作者:
周春正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处理措施
沉桩机理
静压管桩
-
描述:
该文以济宁运河城商务中心工程应用静压管桩为例,介绍静压沉桩的机理,管桩的设计与施工,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并对静压管桩在较硬土层及中密以上的厚砂层中的应用提出展望。
-
空间信息技术在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作者:
毛锋
吴永兴
唐剑波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研究
南北大运河
保护规划
应用领域
大遗址保护
空间信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京杭大运河
文化遗产保护
-
描述: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即南北大运河和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达今北京涿州,全长约2700公里,且大多数已湮埋于地下;元代京杭大运河部分河段利用了隋代南北大运河,总体弃弓取弦直通京杭,全长约1800公里,且迄今有900多公里仍在通航。由于大运河时空跨度大、遗产状态复杂,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各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