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化遗存】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保护我们的大运河
-
作者:
单霁翔
来源:
中国政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利灌溉
文化遗存
中国历史
古代文化
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秋时期
保护
-
描述: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大运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水运网,是中国历史上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水利灌溉等用途的生命线,也是贯穿南北流动的血脉。大运河及其沿岸丰富的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古代文化长廊”。
-
鹤壁浚县:独特的运河遗产
-
作者:
郝亚山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卫河
航运
隋唐
明代
大运河
古运河
新镇
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省
-
描述:
大运河浚县段的卫河自浚县新镇镇入境,蜿蜒贯穿浚县南北,全长71.1公里,由淇河、汤河等多条支流汇集而成。汉代称白沟,隋唐称永济渠,宋元称御河,明代改称卫河。由于它流经古卫国黎地(浚县),又称卫水或黎水。尽管其名称
-
淮安:运河之都的人文价值
-
作者:
季祥猛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人文价值
盐文化
最大规模
淮安
文化内涵
历史上
京杭大运河
繁荣
城市
-
描述:
一、运河之都七大文化内涵第一,淮安运河水利文化。淮安一直是大运河上的枢纽城市,最早的一段大运河——邗沟的开凿与此有关,淮安还是国家治河保运的衙署所在地。曾为河道总督行馆,很多治水名人在淮安留下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