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法律认识及其保护
作者: 张磊   来源: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法   世界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 从国际法角度,通过对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热点问题的分析,论述了保护我国重要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借鉴国外遗产廊道和产权开发等遗产保护模式,对保护我国文化遗产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明清北京通州城漕运码头与运河漕运之关系
作者: 陈喜波   邓辉   来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通州   漕运码头   明清时期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 位于大运河北端的通州城土坝和石坝是明清时期朝廷专用漕运码头,在漕运史上曾经发挥巨大历史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京东运河水系变迁与通州城漕运码头的形成,详细介绍了曹运码头的功能设施、转运职能以及转运规模等,重点对漕运码头与运河漕运和京通二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研究。通州漕运码头是体现通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北京地区重要的运河文化遗产,值得深入研究并加强保护。
大运河申遗 保护规划催生的遗产保护新概念
作者: 赵云   冯辽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遗产申报   大运河   申遗   遗产保护工作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   概念   规划  
描述: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针对大运河这一大型的、部分活态的新型文化遗产,产生了一系列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的创新,归根溯源都来自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主要包括与可持续的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相对应的规划体系、与文化遗产自身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遗产本体保护与利用策略、与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遗产管理和环境策略等。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体系的构建过程集合了我国多年来积累的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管理的实践经验,为促进实现大运河遗产所在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
大运河遗产小道勘察记
作者: 谭程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参与   考察   厦门大学   大运河   森林公园   中国传媒   完整性   勘察   文化遗产保护   新闻学院  
描述: 2013年5月,厦门大学新闻学院同学创建的"遗产小道"微博开通,呼吁人们去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7月,来自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8名同学又组建了"运河骑行者"实践队,对大运河北京段进行了骑行勘察,准备把大运河沿岸的遗产点串联起来,设计一条适合民众骑行的遗产小道。作为厦门大学骑行实践队的一名队员,以及通州段考察的组织者,我深切感受到了公益考察的辛苦与挑战。
流动的遗产:不应被遗忘的大运河
作者: 朱彧   王丹   来源: 商品与质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文物保护   大运河   流动   申报世界遗产   京杭运河   组委会   长城   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  
描述: 大运河,作为北方或中西部区域的人来说,远不如长城的记忆那么具体,无论是从象征意义、语言的重复次数、影视使用频率还是脑海中的抽象和具象。虽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那么什么是流动的文化呢?我一直想找一个让所有人都能马上熟悉起大运河的方式,直到碰见中国运河年活动组委会秘书长王丹。她当时正在收拾行装,准备前往中运河台儿庄一线,我提到这个问题,她想都没想就给出了答案:"仅从文化上说,明清直到民国初期的文学名著,其内容甚至作者几乎都产生于京杭运河沿岸,中国文学史专家对此早就有定论——九大名著:《三国演
徐州:运河城市的和谐发展
作者: 王志华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州城   徐州段   保护范围   大运河   古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沿线   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   和谐发展  
描述: 隋代以前,流经徐州的泗水为古运河航道,元代运河截弯取直,大运河穿徐州城而过,徐州段全长210公里,运河上舳舻相连,风帆蔽空。明代徐州的广运仓是运河沿线四大转运仓之一,每年经徐州北上的粮船达12000余艘。千年运河,不仅开创了舟楫繁忙的运输通道,也给徐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用现代科技保护京杭大运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楼兰古城   研究与开发   大遗址保护   现代科学技术   空间信息技术   京杭大运河   文化遗产保护   现代科技  
描述: [科技日报]长城、京杭大运河、楼兰古城、尼雅遗址……这些时空跨度大,涉及众多部门和地方的大遗址如何进行科学保护,一直以来都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道难题,随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通过结题验收,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大遗址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大运河申遗与文物保护理念的更新
作者: 陈文锦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理性   文物保护   污染情况   主管部门   自然形态   水质   大运河   文化遗产保护   经济部门   世界遗产  
描述: 大运河申遗启动以来,立即在全国特别是运河沿线及相关地区引起了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在诸如申报对象、申报内容、怎么申报;保护什么、怎么保护等关键问题上,各种意见分歧很大。虽然现在各地都把重点工作放在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方案的研究和制订,保护规划的启动上,离开正式讨论如何申报尚有一段时间距离。本文想就上述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清理,以抛砖引玉。
空间信息技术在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作者: 毛锋   吴永兴   唐剑波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研究   南北大运河   保护规划   应用领域   大遗址保护   空间信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京杭大运河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即南北大运河和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达今北京涿州,全长约2700公里,且大多数已湮埋于地下;元代京杭大运河部分河段利用了隋代南北大运河,总体弃弓取弦直通京杭,全长约1800公里,且迄今有900多公里仍在通航。由于大运河时空跨度大、遗产状态复杂,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各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大运河“申遗”难在哪儿
作者: 石平   来源: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塘江   南北大运河   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   中国历史文化   文化发展   京杭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金名片”——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又名南北大运河。她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