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商业】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名镇魏家湾经济与文化研究*:基于对魏家湾的历史考察
-
作者:
郑民德
朱年志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文化
魏家湾
商业
-
描述:
魏家湾是明清时期山东运河沿岸重要的漕运码头、商业枢纽、文化中心,不但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人口众多,而且寺庙遍布、科举人员层出不穷,具有重要的经济、交通、文化地位。魏家湾镇的历史演变与河工管理、战乱兵燹、黄运变迁等因素密不可分,是山东乃至北方地区典型的运河城镇。
-
“运河绝版地”养成记
-
作者:
郑利文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中国
古运河
商业
-
描述:
如果你到无锡旅游,南长的清名桥街区是必去之地。 你一定要从南禅寺码头上船,走一走传说中的“江南水弄堂”——因沿河两岸的建筑夹成了一条狭窄而悠长的河道而得名。尤其是跨塘桥至清名桥的900米,由于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水与文化结合最完美,被誉为古运河“精华中的精华”。 两岸沧桑、斑驳的民居,大多为清代至民国甚至更早时候修建。
-
近代苏南京杭运河沿线城市商业发展探讨
-
作者:
王波
来源:
江苏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近代
苏南
商业
-
描述:
近代苏南运河沿线城市包括苏州(近代称吴县)、无锡、常州(近代称武进)和镇江四市。这四个市是近代江苏京杭运河沿线城市商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又是全国商业经济中心之一,在全国近代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地、全面地总结这一地区商业发展历史经验,具有重大意义。
-
明清德州运河文化与区域交通变迁
-
作者:
郑民德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德州
交通
商业
-
描述:
了大运河综合性功能的发挥。而封建国家在德州设立卫所、仓储、税关、驿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与城市政治地位的提高。
-
论广西桂柳运河沿岸地区商业系统的空间结构
-
作者:
唐凌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桂柳运河
广西
商业
-
描述: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以历史时空观为指导,具体展现了清至民国广西桂柳运河沿岸地区商业系统的空间结构。认为码头、泊湾和货坪、商道和桥梁、会馆及其仓库、墟镇、庙宇等是支撑这一结构的有形要素
-
浅析运河商业因素对塘栖城镇发展的影响
-
作者:
叶志锋
王昕
吴琳
来源:
城市规划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塘栖
商业
-
描述:
文章试从运河与塘栖的关系出发,考查塘栖城镇发展历史,进而探讨其中的商业力量和"资本主义"因素给城镇形态带来的改变。从城市形态角度,挖掘塘栖这一传统江南水乡集镇的内在生命力,为合理保护利用历史名镇提供支撑。
-
明清京杭运河城镇的历史变迁:基于张秋镇为视角的历史考察
-
作者:
郑民德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张秋镇
交通
商业
-
描述:
明清时期的张秋镇是山东运河沿岸重要的商业城市,其依托国家漕运与便利的水路交通,实现了从沉寂到崛起,从闭塞到开放,从贫乏到繁荣的历史变革。在明清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近五百年历史中,张秋既受到国家
-
略论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城市社会风气的改变
-
作者:
王滨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气
大运河
城市
商业
-
描述:
明清时期,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山东西部运河地区出现了以临清、德州、东昌、济宁为代表的著名的工商业城市,随着这些城市商业的繁荣,它们的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上的崇奢之风日胜。二是城市市井文化的兴起,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三是城市商业文化的兴起。
-
明清漕运对运河沿岸城市的影响:以天津地区为例
-
作者:
李俊丽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文学
信仰
明清漕运
商业
-
描述:
额外私自夹带的货物进入运河沿岸城市,从而促进了后者商业的发展;二是受南方漕运人员的影响,运河沿岸的人们不仅能够听懂而且学会了一些南方语言;三是随着漕船的北上,南方地区信仰的妈祖被传到北方并得到发展;四是由于漕运活动,文人学者写下了很多关于运河沿岸漕船汇集、漕运景观以及运河畅阻情况的诗歌。
-
大运河申遗成功重启通州商业文明
-
作者:
周超山
来源:
中国地产市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州
大运河
申遗
开发商
文明
商业
-
描述:
目前,通州已云集了富华、万达、龙湖、绿地、泰禾、保利等诸多知名开发商,并带来了长安运河、彩虹之门、新北京中心这样的顶级商业项巨随着京杭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