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起江南
作者: 蔡桂林  年份期号: 2015-第2期 刊名: 翠苑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吴国 菏水 古公亶父 运河水 东方文明 泣鬼神 阖闾 伟大创举 济水 
描述:大运河,一个民族惊心动魄的心史。惊天地,动魂魄,泣鬼神,振古烁今。它凝聚起日月精华,凝聚起天地灵气,凝聚起东方文明,流进民族的心灵深处;大运河,横向流淌北方的大野、南国的沃土,纵向创造中华文明,雕刻中国人的性格,以一泻五千里的豪迈,开启中华民族奋袂而起的激情闸门……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水的伟大创举,以自己漫长的线条,连接起多样性的气候、多样性的温度,酿造出两岸一步一风景的神奇,以上苍的杰作、生命的奇观的身份,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中最瑰丽的花朵。
运河记忆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5-第00期 刊名: 江苏年鉴
描述:运河记忆
运河船舶运输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作者: 李建  周华兴  年份期号: 2015-第5期 刊名: 中国水运(下半月) 关键词: 运河 标准 船舶船队 运输方式 
描述:文中通过对运河船舶运输的调研;阐述了规范、标准对限制性航道尺度中有关船型的规定;对顶推船队与拖带船队在通过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比较,以及对航道尺度的影响;认为顶推船队在内河运输中应用前途大;在限制性航道中,采用顶推船队作为代表船队是不妥的;在确定限制性航道的水深时,应以自航驳作为控制船型;提出这些认识供讨论。
运河船舶岸基能源推进技术的系统构建
作者: 严新平  万江龙  袁裕鹏  尹奇志  年份期号: 2015-第3期 刊名: 船海工程 关键词: 岸基能源 运河船舶 接触网 动力电池 无线供电 
描述:为了降低运河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并减少其对非可再生资源依赖,构建基于岸基能源的运河船舶推进系统配置形式,提出采用接触网、动力电池,以及无线供电3种方式为船舶供电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排放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基于岸基能源的船舶推进技术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时,该技术适用于运河、湖泊等水文特征相对稳定的内河流域。
运河自苏州至杭州夜航
作者: 胡鉴明  年份期号: 2015-第7期 刊名: 中华诗词 关键词: 运河 杭州 苏州 
描述:皓月东升夜可航,春风轻送菜花香。 田园屏黛星辰远,河水粼粼入梦乡。
运河背后的情怀与责任——访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金陵
作者: 王天宇  年份期号: 2015-第41期 刊名: 走向世界 关键词: 副主任 山东运河 文化研究中心 运河沿线 运河文化 运河水 景观资源 古城镇 森林公园 旅游资源 
描述:“我是喝大运河的水长大的,从小在大运河中洗澡、捉鱼、摸虾,冬天还在大运河上滑冰嬉戏。”李金陵先生沏上一壶茶,那蒸腾起来的热气,渲染着回忆,带领我们走进了他的运河记忆。李金陵:山东微山县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处长,曾援藏两年。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山东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革命老区》主编、《劳悟》执行主编、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运河研究》主编,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首批成员。
运河碎记
作者: 周建洋  年份期号: 2015-第6期 刊名: 名城绘 关键词: 青年男子 船上 木帆船 直线距离 保暖鞋 淮安城 慌不择路 打猪草 苇叶 幼鸟 
描述:运河的水很深,有许多的行船,那时候运河里的船基本上是木帆船,我很喜欢看着船行走时张开的船帆。小时候,我家就在离大运河直线距离不到一里路的村庄上,对运河留下了许多难以忘却的印记。记忆中我们那一段运河的河堆上都是茂密的树林,郁郁葱葱的,我对森林的感觉一直源于运河堆上的树林。有高大的杨树,有成片的水杉林,有许多洋槐树,还有不少垂柳,河堆上还有
运河的变迁及其对扬州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作者: 陈肖静  侯兵  年份期号: 2015-第11期 刊名: 中国名城 关键词: 文化影响 社会影响 运河变迁 扬州 
描述:扬州运河的演变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成为运河与扬州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自吴王夫差挖邗沟、隋炀帝开凿运河以后,运河在扬州与长江交会,扬州成为南北水运枢纽,运河的凿通奠定了唐代扬州空前繁荣的基础。清代扬州加强了自己的转运地位,成为南漕北运的咽喉和国家中部各省食盐的集散地。运河的变迁对扬州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突显了扬州作为东南漕运中心、盐业集散中心与中外友好往来重要港口的枢纽地位,繁荣了扬州运河沿岸的市镇经济,接通了苏南苏北的联系,形成了扬州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运河申遗成功
作者: 本刊辑部  年份期号: 2015-第7期 刊名: 杭州(生活品质)
描述:简介: 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是一条哺育杭州成长的“母亲河”。大运河申遗今朝梦圆,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杭州除西湖外,又拥有了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申遗成功也意味着杭州在继续深化运河综合保护中有了新的起点,杭州将继续坚持“还河于民”“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保护运河”目标不改变,坚持博物馆不收费、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把大运河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得更好,
运河申遗成功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5-第C2期 刊名: 杭州(生活品质版) 关键词: 广济 项目申请 旅游产品 公共资源 共同财富 活态 拱宸 
描述:简介: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是一条哺育杭州成长的“母亲河”。大运河申遗今朝梦圆,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杭州除西湖外,又拥有了第二个世界文
< 1 2 3 ... 49 50 51 ... 475 476 4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