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运河能像圣战般拯救埃及吗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17期
刊名:
商业周刊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 负责人 管理局 埃及 河道 圣战
- 描述:该项目将让苏伊士运河现有收入翻一番还多 “情况并不是很清楚。我们有的只是疑问,没有答案” 近日,埃及军方的工程管理局负责人卡迈勒·埃尔-瓦兹伊尔(Kamelel-Wazeer)将军站在他心目中苏伊士运河第二条河道的岸边。“整个埃及和全世界”都将从这个项目中受益,他对一小群记者说。那是8月19日,在伊斯梅利亚市郊外(该市正位于现有河道半途之处)。载着泥土的货车正隆隆驶过他的身后。
- 新背景下大运河淮安段的保护工作
-
作者:
杭飞
年份期号:
2014-第12期
刊名:
文化研究
- 描述:京杭大运河至今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长度最长的古代运河,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中国古代的南北交通、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来往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京杭大运河在历经长达8年时间后终于申遗成功,淮安段是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它的保护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 新华社“重访大运河”全媒体融合报道启动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11Z期
刊名:
青年记者
关键词:
全景展示 百姓故事 北京市通州区 运河沿岸 媒体融合 森林公园 国家文物局 新华网
- 描述:由新华社主办、国家文物局支持的"重访大运河"全媒体融合报道10月26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启动。在接下来1个月,新华社全媒体采访团将沿大运河南下,途经大运河沿岸8个省份20多个城市,行程3000多公里,通过文字、图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形式开展行进式采访报道,全景展示中国大运河的魅力和风采。据新华社总编室负责人介绍,组织此次"重访大运河"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是新华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在报道内容
- 文研院与大运河申遗
-
作者:
张廷皓
小筑
年份期号:
2014-第7期
刊名:
世界遗产
关键词:
中国文化遗产 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讨会议 运河沿线 预备名单 科研报告 东线 国家文物局 考古调查
- 描述:开始介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组织专家对隋唐大运河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对大运河沿线的遗存形成了一个调查报告。此次考察对隋唐大运河有了重新认识,是80年代很重要的收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的学者也参加了这次考察。21世纪初国家开展的南水北调工程,其东线、中线都涉及大运河,东线和元代以来的京杭大运河有关,中线和隋唐大运河有关。2003年国家文物局、水利部联合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山东、江苏的水利厅(局)、文物局
- 文学作品中的大运河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51期
刊名:
老年文摘报
- 描述:文学作品中的大运河
- 文化联姻:拱墅体育走向大运河时代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10期
刊名:
山海经(故事)(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国家森林公园 健身活动 体育 生活方式 联姻 京杭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
- 描述:“体育改变生活,我运动我快乐”,在拱墅,体育正如流淌着中华民族血脉的京杭大运河,充满生机地改变着拱墅,改变着拱墅人的生活方式。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大运河的最南端——拱墅区,我们深感无限荣耀,也倍感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借大运河申遗成功东风,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和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践行文体联姻、体育惠民,打造“运河文化山水健身”品牌,着力挖掘拱墅体育的独特魅力,纵深推逮金民健身活动,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俸番,让体育的活力在古运河畔得到张扬。
- 文体联姻:拱墅体育走向大运河时代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19期
刊名:
山海经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运河文化 拱墅 罗雪娟
- 描述:局长感言"体育改变生活,我运动我快乐",在拱墅,体育正如流淌着中华民族血脉的京杭大运河,充满生机地改变着拱墅,改变着拱墅人的生活方式。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大运河的最南端——拱墅区,我们深感无限荣耀,也倍感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借大运河申遗成功东风,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和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践行文体联姻、体育惠民,打造"运河文化山水健身"品牌,着力挖掘拱墅体育的独特魅力,纵深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让体育的活力在古运河畔得到张扬。
- 整合型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
作者:
王迪
吴建勇
李雯雯
朱洁冰
年份期号:
2014-第29期
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关键词:
可行性 分层分析法 必要性 整合 遗产廊道保护 里运河
- 描述:从多元价值角度阐述了整合型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的必要性。同时,采用文化因子分层分析法,对于淮安市沿里运河城区内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分层分析,并以空间和时间条件分析入手,整合式地构建淮安市里运河遗产廊道,从而有效地论证了整合型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的可行性。
- 推广大型标准化顶推船组和新能源的应用京杭运河发展再上新台阶
-
作者:
陆涛
年份期号:
2014-第24期
刊名:
科技致富向导
关键词:
新能源 发展 顶推船
- 描述:推行大型顶推船组和新能源的应用,促进内河运输发展。
- 探运河源头 寻通州古迹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行游天下
- 描述:8个省、27座城市、27段河道、58个遗产点、总长1011公里……在这串数字的背后,是大运河历时8年的漫长申遗路。终于,在6月22日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伴着遗产大会执行主席的一声木槌声,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2014年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 回想2006年5月,由文物古建筑保护专家罗哲文等人牵头发表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拉开了大运河申遗的序幕,之后的几年里,这位80多高龄的老人又为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四处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