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芜申运河三里埂段深坑成因分析
-
作者:
邵雨辰
丁坚
吴德安
傅苠鸣
韩文君
年份期号:
2014-第1期
刊名: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关键词:
MIKE21水动力模块 物理模型 深坑 流态
- 描述:用MIKE21水动力模块和物理模型对三里埂汇流段流场进行了模拟。经过试验验证,模拟结果和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说明两个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数学模型对深槽内水流的水力学性质研究表明,深坑处是深槽沿程受水流剪切力、冲击力以及弯道环流最大的区域。深坑被剥蚀和冲刷下来的泥沙通过弯道环流向对岸高滩输运,形成高滩不断淤高,深坑不断冲刷的状况。此外,由物理模型试验对深坑处流态的观察可知,深坑处于水流交汇和分汊不断变化区域,经常出现漩涡、汇流、紊流等不良流态,这些流态提高了水流紊动能量和挟沙能力,为深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 为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助力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文化月刊(文化遗产)(上旬刊)
- 描述: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 为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助力
- 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为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助力
-
作者:
马福平
年份期号:
2014-第6期
刊名:
文化月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遗产 综合提取 东部平原 艺术创新 杭州大剧院 文化遗址 舞蹈作品 舞蹈剧场 男主角 克劳斯
- 描述:说起大运河,很自然的就会让人们想到那些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2014年5月21日,历经三年创作磨砺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在杭州大剧院正式公演。该剧作为全力配合运河申遗的文艺力作,是对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传播的一次综合提取、展现与表达。
- 舞美情动下的《运河谣》
-
作者:
孟丹
年份期号:
2014-第19期
刊名:
文化月刊
关键词:
离合悲欢 《白毛女》 中国民族 生死相许 青在 义薄云天 运河水 《江姐》 民族唱法 生活画卷
- 描述:"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一年又一年,见过沧海,见过桑田,见过多少离合悲欢。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一年又一年,见过生死,见过善恶,见过义薄云天……"歌剧《运河谣》中这首优美动人的主题曲充满了韵味,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曲家印青在被问到如何将外来的歌剧与中国的民歌民谣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时表示:"如何结合,关键就是要写出中国民族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来。民谣没有那
- 自发性空间实践:大运河遗产保护研究的盲点:以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样本
-
作者:
张帆
邱冰
年份期号:
2014-第2期
刊名:
中国园林
关键词:
自发性空间 实证研究 遗产保护 风景园林 大运河 清名桥
- 描述:通过对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居民数百年来的自发性空间实践的实证研究,建立了运河沿岸人们自发性空间实践的解释模型,揭示了聚落空间特征形成的内在机制,剖析了该街区的保护性修复工程对其造成破坏的作用机理。结论表明,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应从"技术理性"回归对沿岸居民日常生活的关照,从居民自发性空间实践中寻求大运河沿岸空间整合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秩序。
- 聊城: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
-
作者:
林虎
年份期号:
2014-第11期
刊名:
中国老区建设
关键词:
聊城市 古都 人民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 水城 京杭大运河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抗日战争时期
- 描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镶嵌在鲁西平原,京杭大运河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聊城是著名的苦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在这里强渡黄河天险,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略进攻的序幕。
- 聊城“运河秧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
-
作者:
高阳
年份期号:
2014-第18期
刊名:
戏剧之家
关键词:
聊城 艺术特征 文化价值 运河秧歌
- 描述:明清时期,伴随着运河文化的传播,以及漕运的繁,荣运河秧歌应运而生。如今的“运河秧歌”,一把大盖伞、两根短木棒、一身彩衣裳,人们扭起来依然步履轻盈、神采飞扬。聊城“运河秧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仅是紧密相连,而且“运河秧歌”更富于风俗性与娱乐性。“运河秧歌”作为流行于聊城地区的民间艺术,其名称以及风格也集民间歌舞、婚恋、乐剧等艺术为一体,而且其载歌载舞的艺术热情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内心。以下本篇浅析聊城“运河秧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
- 聊城 运河绕“水城”
-
作者:
本刊辑部
年份期号:
2014-第7期
刊名:
行游天下
- 描述:闸口遍布运河聊城段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济宁就是东昌”这里的东昌指的就是现在的聊城一带。大运河聊城段是会通河的一部分,元二十六年开凿东平安山至临清的运河河道,上接济州河、下通卫河,史书记载“开魏博之渠,通江淮之运,古所未有,诏赐名会通河”。会通河纵贯聊城腹地,全长近百公里,并连接南北交通命脉,像一条急速运转的水上高速公路,为聊城输送来数百年的繁华。
- 美食地图:寻找京杭大运河边上的美味
-
作者:
李彩凤
年份期号:
2014-第14期
刊名:
投资与理财
关键词:
美食 地图 世界遗产委员会 美味 京杭大运河 旅游
- 描述: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随着那木槌落下的一声,穿越千年历史的中国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啦!这对于旅游界来说是一件极大的美事,而沿着这条南北走向的水运大动脉寻找美食,对于既爱旅游又是“吃货”的亲们来说,更是一件乐事。
- 美食地图:京杭大运河边上的美味
-
作者:
李彩凤
年份期号:
2014-第14期
刊名:
投资与理财
- 描述:有人说,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有一个巨大的“人”字,那一撇是万里长城,而那一捺则是京杭大运河。无论是展现阳刚之气的万里长城,还是展现阴柔之美的京杭大运河,都是中国古代人工奇迹。正是这条世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被称为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一直哺育和滋养着两岸的儿女。 昔日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小集镇,在京杭大运河的血液注入后,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条运河改变了沿线诸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