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南运河常州段整治全面告成
-
作者:
李君嘉
日期:1998-01-01
来源 :上海环境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岸坡坍塌 环境和社会效益 水流冲刷 交工验收 苏南运河 开挖土方 常州地区 整治工程 航道状况 泥沙沉积
- 描述:历经4年的艰苦努力,苏南运河常州段整治工程已全面结束,最近通过交工验收。苏南运河常州段全长44.486km,由于年久失修,水流冲刷,岸坡坍塌,泥沙沉积,航道状况愈来愈差,制约了常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市政府分别于1984~1988年、1993~1996年进行了一、二期工程。工程实际完成开挖土方1008.3万m~3,砌筑护岸58195.8m,拆迁房屋31.11万m~2,征用土地174.45hm~2,压废
- 苏南运河500t级船队的试航和测试
-
作者:
陈文辽
张正敖
日期:1998-01-01
来源 :江苏交通科技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试航 船队 测试 通航能力 苏南运河
- 描述:为了检验整治后苏南运河的通航能力,江苏省交通厅组织一支500t级船队进行了试航和测试。本文较详细地了其试航概况和进行的过闸,船行波,交会,靠泊装卸与重新编队,追越试验的情况,达到了予期的效果,并对合理利用苏南运河提出了建议。
- 船闸运河的始祖
-
作者:
吴世君
日期:1998-01-01
来源 :上海集邮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洪水期 灌溉 调节水位 灵渠 秦始皇 枯水期 广西 湘桂运河 船闸 兴安
- 描述:灵渠是因运河既能随时调节水位,使船只畅通;又能灵活地调节枯水期和洪水期的水位,保证一年四季的通航和灌溉而得名。这条运河由于地处广西兴安县境内,因此又称为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由于是在秦始皇时期
- 漳卫南运河实时洪水预报系统
-
作者:
何俊霞
郑瑞敏
陈磊
日期:1998-01-01
来源 :河南省防洪技术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漳卫南运河实时洪水预报系统
- 漳卫南运河大观
-
作者:
李连生
日期:1998-01-01
来源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运河
- 描述:漳卫南运河大观
- 浅谈王化云同志的治河方略
-
作者:
蔡铁山
日期:1998-01-01
来源 :中国水利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李仪祉 水沙平衡 治河方略 上中下游 潘季驯 王化云 冲淤平衡 黄河流域 理论探讨 理论和方法
- 描述:大禹治水,传说甚广,王景治水,史载不详,只以治功见世。唯潘季驯与李仪祉在治河的理论和方法上作了比较科学地回答,并对后世治河产生较大的影响。他们都认为黄河为害的根源在于泥沙。潘季驯主张以水攻沙,而李仪祉提出了上中下游并治的思想。他们分别实现了由治水到治沙及治河由下游到上中下游的转变。只是潘季驯的认识影响了后世300余年的治河活动,而李仪祉的思想,后人理论探讨得多,但具体实践得少。 人民治黄的开拓者之一王化云同志经过长期
- 治河新思路与新技术
-
作者:
暂无
日期:1998-01-01
来源 :水利水电技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河流开发 多学科的研究 发展与环境 人类活动 新技术 开发水资源 可持续性 社会与经济发展 新思路 开发治理
- 描述:治河新思路与新技术
- 江苏省苏南运河整治工程设计
-
作者:
陈家伟
章丕权
陈文辽
张建康
孙学文
肖惠兴
日期:1998-01-01
来源 :水运工程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设计总结 苏南运河 整治工程
- 描述:系统而简要地总结了京杭运河苏南段整治工程的设计思路,建设标准,基础处理方法,桥梁工程等建设情况及其对江苏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
- 曹州牡丹文化特点与运河文化
-
作者:
王志华
日期:1998-01-01
来源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曹州牡丹 运河文化带 牡丹文化 习性
- 描述:运河文化带对曹州牡丹的兴起、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曹州人、洛阳人养花、赏花、爱花习性的相似,与两地同在运河区域,民风习俗的整合不无关系。到明、清时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曹州牡丹文化,这成为运河文化带上中华传统“花”文化融汇轨迹的典型反映。
- 整治运河 造福人民
-
作者:
邹家华
日期:1998-01-01
来源 :中国水运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礼仪式 内河航运 四级航道 国民经济建设 苏南运河 李居昌 邹家华 副总理 全国发展 水运事业
- 描述:1997年10月26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镇江隆重举行了苏南运河四级航道通航典礼。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典礼并为通航剪彩;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省长郑斯林、交通部副部长李居昌在典礼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江苏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及南京军区、江苏省军区的领导出席了典礼仪式。 邹家华副总理视察了整治后的苏南运河,他指出:“苏南运河是全国发展水运事业的一条样板河。希望能在全国推广苏南运河整治的经验,把我国内河航运事业搞得更好,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