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北运河交通:以明代运河旅行“日记”为中心
作者: 李泉  日期:2009-01-01 来源 :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古代官员文人出行,往往赋诗著文,抒怀述闻,也有人以随笔杂记的形式,逐日记述自己的行止见闻,当时名之曰"录"、"志"、"记"等,亦有称"日记"者,今统称为日记。明代运河是京师与南方、东南地区间的唯一水上往来通道,所以关于运河旅行的"日记"较多,流传至今的约有10余种。这些日记的撰写时间起自明朝永乐年间,终至明朝末年。作者有中国的中央上层高官、地方官员、文人名士,也有日本贡使和朝鲜漂流者。内容涉
明代徐州段运河的特点与治理:以运艘“过洪”时限为视角
作者: 李德楠  日期:2009-01-01 来源 :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京杭运河亦称漕河、运粮河,为确保漕运畅通,往往对运艘所经过的重要河段规定时限,如过江、过淮、过洪时限。徐州段运河作为明代南北大运河中"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①的一段,每年通过的粮船多达12000余只~②,加上数量众多的贡鲜船、商民船等,"凡江淮以南之贡赋,及四夷方物上于京者,悉由于此,千艘万舸,昼夜无息"~③。明政府规定了徐州段运河的"过洪"时限,这些规定作为运河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反映
明、清京杭运河区域仕宦宗族的社会变迁
作者: 吴欣  日期:2009-01-01 来源 :文史知识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社会变迁 仕宦 运河区域 区域经济 宗族组织 聊城 京杭大运河 
描述: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畅达的漕运,促进了沿岸区域经济的繁荣,也为这一区域宗族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这一时期,聊城运河两岸有两个同为傅姓的大族,
无锡运河风光带景观设计研究
作者: 李莉  日期:2009-01-01 来源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运河景观 风景园林设计 无锡 
描述:以江苏省无锡市运河风光带景观环境设计为例,探讨了在城市运河景观设计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性,创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运河景观;如何将人的活动融入到运河景观中,创造富有生命力的运河景观;如何根据规划的设计创意理念,创造充满寓意的运河景观。
无锡运河相关工业遗产的价值初探(摘要):从无锡运河与近现代工业关系角度
作者: 袁方  汤晔峥  日期:2009-01-01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无锡运河相关工业遗产的价值初探(摘要):从无锡运河与近现代工业关系角度
无锡运河口岸集装箱公共支线发展
作者: 王立新  日期:2009-01-01 来源 :水运管理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运河 无锡 集装箱运输 
描述:为发挥无锡运河口岸的独特优势,联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内河运输,对无锡运河口岸的概况及其集装箱支线的开航情况进行讨论,指出制约无锡运河口岸集装箱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运河公共支线班轮,分析开通公共支线班轮的政策机遇和发展思路,提出相应建议:协调相关管理机构政策;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和措施;与上海有关方面加强协作。
无锡古运河旅游的发展
作者: 董婷  张建玲  日期:2009-01-01 来源 :商业经济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无锡古运河 旅游发展 旅游资源 
描述: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盛一时的无锡古运河,承栽了文化的源起与兴衰,兼有历史性和独特性,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把无锡打造成著名历史文化保护区,政府已加大了对古运河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虽已见成效,但在时外宣传、有效利用和后续发展上仍有差距.要重振古运河昔日风采:政府应以传承文脉为核心,精心打造和保护运河品牌;要协同开发,塑造整体形象;注重环保和美化资源环境,以推进文化运作和市场化进程.同时,应以现有遗存为切入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其成为古运河无锡段集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欣赏体验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新运河建设规划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1-01 来源 :北京纪事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009年起,通州滨河森林公园开建,成为全市11座新城滨河公园第一家,也拉开大运河规划建设的序幕。截至目前,滨河森林公园南区已初具规模。其中16万
文登水利志
作者: 初钊兴  日期:2009-01-01 来源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文登市 水利史 
描述:文登水利志
文明的空间联系:大运河、新安江和徽杭古道构建的徽商文化线路
作者: 冬冰  张益  谢青桐  日期:2009-01-01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文化专题研究 徽商文化 社会价值 市场分析 
描述:本文介绍了徽商文化的具体线路及其文化意义。指出新安江是徽商文化线路的起点,新安文化影响下市场的地理转移路径为徽州-杭州-扬州,新安文化由于大运河的融入,由“伐”转“征”。
< 1 2 3 ... 1632 1633 1634 ... 1981 1982 19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