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825 条
-
浙东运河申遗迎检冲刺
-
作者:
暂无
来源:
绍兴县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昨天从浙东运河绍兴县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迎检工作会议上获悉,浙东运河申遗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本月中旬,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对我县运河段及古纤道进行预演检查。为做好浙东运河申遗工作,我县已投入
-
支持运河“申遗”市民各显“神通”
-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海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目前,大运河“申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市的热心市民严一鸣和张志银也各出奇招,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分别制作了水上航模和水上汽车,表达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支持。水上航模精彩绝伦水上汽车驰骋
-
专家学者考察泗县隋唐大运河申遗
-
作者:
暂无
来源:
拂晓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7月26日下午,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率队,到泗县参加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隋唐大运河泗县段遗址进行了深入考察。这次来自北京的专家组是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出版社、中国文物报等单位13位国内知名
-
淮安运河两岸的民俗风情
-
作者:
何永年
吴玉山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塘江
生活状态
民俗风情
文化交流
淮安
运河水
京杭大运河
两岸
不同地域
长江文明
-
描述:
京杭大运河在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同时,也把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联系在一起。随着人流、物流南上北下,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大运河在便利交通运输的同时
-
元代大运河修治原因探析
-
作者:
路征远
雷芳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漕运
元代大运河
修治
南水北调
-
描述: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象征,是我国可流动的历史遗产.大运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大作用,现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在京杭大运河的雏形形成于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