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825 条
-
从运河文化的交融看德州京剧的兴盛
-
作者:
梁娜
来源:
音乐大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文化
德州京剧
-
描述:
德州地处鲁西北、京杭大运河之滨,故为“水路交汇,南北要冲”的大码头,素有“神京门户”、“九大天衢”之美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厚重的文化积淀,有力推动了德州京剧的兴盛与繁荣。各地戏班云集德州,更是走出了一大批梨园名角。笔者作为一名京剧票友,出于对京剧的痴迷和爱好,对德州京剧进行了初步调查和探究。
-
“运河之都”古今交融
-
作者:
暂无
来源:
渤海早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河下古镇渤海早报记者王晓明摄渤海早报江苏淮安专电(特派记者于强马根淮安晚报记者崔乾)继北线运河考察采访活动结束后,作为南线运河考察采访活动的首站,昨日,由本市文物局、市旅游局、市环保局、渤海早报、渤海网联合主办,运河沿线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五省市主流媒体协办的“行走中国大运河”活动走进江苏省
-
流淌的运河文化
-
作者:
周杰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游走
大运河
-
描述:
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带来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即使在今日,大运河最初的漕运功能已减弱,但运河魅力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不减反增。游走运河是很多人的奢望,徐立峰先生先我们完成了这一壮举。阅读徐先生的《运河漫记》后并对书中内容做简要梳理,为运河而歌。
-
大运河山东段开凿后济宁文化的发展
-
作者:
王弢
来源:
科技创业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开凿
山东济宁
会通河
大运河
政治中心
元代
隋代
发展
山东段
-
描述:
济宁附近运河的开凿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从现在的北京到杭州,因为隋代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河南,所以隋代大运河的形状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小于号,到了元代,由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北京,从南方向北京漕运粮食,就不用走河南了,所以元代的大运河便改走山东,它的形状大致上就像是一条直线了。至元十八年(1281年),首先在山东境内开“济州河”。从今山东济宁北到东平安山镇,全长150里。至元二十六年,又从安山开凿了通到临清的会通河。至此,元代全长3000多里的南北大运河全线通航。
-
运河骑行者微博赞镇江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京江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运河落霞丁观加画@运河骑行者:“离开了秀美的苏州,今天小编继续北上来到了大运河【镇江—扬州段】!该段可是古代通江达海的交通枢纽,各式各样的人与物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观念、习俗、信仰都在此汇聚交融,并随河流的延伸而传播到广阔的地域,促进了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的文化交流。”日前,这条新浪微博受到我市网友的关
-
枣庄运河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
-
作者:
程作华
来源:
城镇化进程中的鲁南民俗保护与传承——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暨中国石榴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枣庄运河一直是京杭运河的主航道。四百多年来,枣庄运河不仅促进了沿运地区经济的繁荣昌盛,而且促进了南北(中西)文化的交融合璧,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民俗风情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伴生性、传承性的
-
冬青路整治助推大运河申遗
-
作者:
管有明
来源:
城市商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通讯员濮雯本报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进入迎检冲刺阶段,苏州段作为大运河江南段的重要节点,各项申遗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其中,觅渡桥至宝带桥沿线作为苏州水城景观杰出范例,直观反映了大运河与苏州古城水系交融关系,是世界遗产专家重点考察区域之一。从前两天起,葑门街道配合住建等部门,对运河西岸冬青路进行
-
发展运河文化打造文化高地
-
作者:
暂无
来源:
德州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市委在2011年底出台了《加快建设区域文化高地的实
-
运河文化的奇葩
-
作者:
暂无
来源:
苍梧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运河文化的奇葩小记者薛羽奕TM011坐着车,沿着古运河边的绿荫小道,我们来到此行的终点,运河博物馆。刚一下车,我们就被那里的浓厚运河文化特征、浓烈地方文化气息、浓郁生态园林特点感染了。博物馆坐落
-
杭州:流淌的运河文化
-
作者:
吴理人
阮利平
史萌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杭州段
中国古代
运河文化
广济桥
茶艺文化
饮食文化
京杭大运河
历史街区
码头
-
描述:
大运河长长的流水缓缓流淌,波浪节拍应和着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文明。 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历史的见证,是保护中国古代丰富文化的历史长廊。大运河凝聚着政治、经济、文化、水利、建筑、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