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 条
-
《运河图鉴》为国内第一本运河地图文献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内容上至先秦,下至民国,集中介绍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藏的所有钱币精品,是配合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所
-
11公里滨河景观尽显运河之美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市民在景观带散步。本报记者张晓科摄运河畔景观带工程效果图。本报记者晋森公素云一座优秀的城市,一定是灵动的、有文化的。济宁,这座历史上的“运河之都”,众多的河流穿城而过,赋予了它特殊的禀赋和内涵。目前,京杭大运河作为济宁“三河六岸”开发的重点,两岸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济宁城市的西部,两年时间的开发建
-
80多名专家提交论文论道运河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将围绕“运河文化与世界遗产利用保护”这一会议主题,举行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届时,专家们将在聊城进行
-
百年古民居演绎运河过往繁华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修复后的冀家大院主院落一处。冀家大院内建筑上保存的砖雕。文/片本报记者凌文秀杨淑君王传胜临清中洲古城区,如今被两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包围,整个古城区也划入世界遗产缓冲区保护范围。历经几百年风雨,至今仍有大片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下来,其中有冀家大院、孙家大院、汪家大院等十余处古民居,深藏于寻常巷陌,
-
大运河德州三段入选“国保”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德州四女寺枢纽、德州码头和南运河德州段3处历史文化遗产点段作为大运河重要
-
大运河非唐僧肉不能谁都来咬一口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书友们在杭州富义仓讲述晒书的故事。清末时期修建的用于储存货物的“富义仓”是运河杭州段主干道沿线唯一一个保存基本完好的仓库码头。新华社发大运河这条千百年来默默为中国经济、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水运长廊,有了世界性的头衔。21日晚,得知这一结果,本报日前发起的“徒步大运河”活动中随行的专家们非常欣喜,同
-
大运河开发别搞成另一个丽江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15日,在通州燃灯塔下,运河研究专家齐欣向考察队成员介绍他眼中的运河。本报记者张中摄“大运河文化遗产不应被旅游、名声所包围,成为被利益驱使的遗产。”15日,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齐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京杭大运河的价值认定、保护开发,不能再走丽
-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民生期待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在临清锅市街,游客被挂在屋外的杆秤吸引。文/片本报记者王传胜大运河申遗这八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投入巨资,整治、修缮运河河道及沿岸文物,众多遗产点段得到了较好地恢复,运河沿线居民对大运河的保护意识得以提高。喜悦过后,沿岸居民开始期待,盼望大运河能为他们带来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将迎来春天古老的大运河蜿
-
大运河申遗通过“大考”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京杭大运河示意图本报济南11月14日讯(记者乔显佳)记者14日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运河申遗工作山东段工作进展顺利,我省将着力打造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让河道重新蓄水实现通航。据介绍,今年
-
大运河有望纳入地接旅游产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24日,新人在树木葱郁的九龙湾景区拍婚纱照。本报记者马志勇摄本报6月24日讯(记者刘振)申遗成功后,大运河的名气更大了,以后会有很多背包客来到德州的运河边。申遗之后,如何借势打造城市新名片、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文化旅游也成了摆在大运河面前的重要课题。有业内人士认为,大运河有望纳入地接
<
1
2
3
...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