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 条
-
桨声灯影触摸台儿庄运河古城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台儿庄,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西汉年间就已形成。台儿庄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境内,地处山东省的最南端,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遗存,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
-
传承运河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8月14日,聊城大学农学院志愿者来到运河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古运河历史文明,并通过亲身经历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本报记者李军通讯员鲁冠杰马睿摄影报道
-
为运河文化补白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徐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历经千年风雨,曾经帆樯林立、商贾云集的京杭大运河,如今是否风采依然?还有多少历史遗存散落在两岸?山东运河区域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数百年的历史积淀中,我省运河流域的济宁、聊城、临清、德州,商业繁荣、文化昌盛,属全国重
-
文化视野中的山东运河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运河边的城镇。大运河山东段上的船只。(资料片)运河本身是一种物化的文化现象,但同时它也是区域文化的载体。就主流文化而言,它造就了文风昌盛,学术繁荣,就非主流文化而言,它促进了市民文学发展,民间艺术
-
运河文化生生不息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德州运河研究会会长刘金忠认为,德州运河贯通南北,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民国年间的“竹竿巷”“米市街”等都因此得名,“德州扒鸡”也靠大运河香飘南北。哪怕到现在,德州的商贸流通企业和市场都集中在运河两岸。另外,运河文化兴起的过程中,也有世家文化的发展。在没有津浦铁路之前,京杭大运河的实际作用与津浦铁路相
-
借力运河文化实现地域文化突围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对话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德州学院历史系梁国楹教授抓住独一无二的点◎记者:大运河德州段申遗点如何支撑遗产的价值?怎样更好地体现突出普遍价值,展示真实性和完整性?◎梁国楹:德州运河文化是随着大运河的开凿、疏浚及运河漕运的繁荣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德州运河文化的变迁经历了隋唐永济渠与德州运河文
-
“运河名城文化名家”评选启动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聊城10月21日讯(记者凌文秀)记者从临清市文广新局获悉,由市文广新局负责实施的首届“运河名城文化名家”评选活动本月正式启动,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作品。“运河名城文化名家”评选活动是临清市文广新局本年度人才工作重点项目。本次评选活动的选拔范围是在临清市从事文学、音乐、器乐、书法、美术、舞蹈、戏剧、
-
打造18公里的运河文化长卷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滨河大道景观带已初显规模(资料片)。本报记者张晓科摄◥京杭大运河沿线景观设计鸟瞰图。本报记者晋森公素云随着大运河规划体系构建完成,济宁西部城区已基本实现规划全覆盖,一幅幅宏伟蓝图展现在眼前。按照规划,济宁将打造18公里的运河两岸文化长卷,挖掘运河文化、传承商业文明、打造运河新城,济宁人的“运河梦”将
-
打造运河文化旅游隆起带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聊城5月11日讯(记者景佳王菁琳)记者从聊城市旅游局获悉,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努力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游文化初步显现,“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已成为响亮的城市品牌。聊城市旅游局局长刘光辉告诉记者,目前,省里正大力打造“儒风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并把临清
-
调研运河文化,弘扬古城魅力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近日,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的“运河笔迹”社会实践队到达聊城,展开了以“聊城运河之旅”为主题、为期10天的社会调研。伴随着2014年6月22日,京杭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运河古城的魅力再次绽放,运河的历史文化也将再次兴起,烟台大学“运河笔迹”社会实践队就此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