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94 条
-
线型旅游空间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
-
作者:
汪芳
廉华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线路
线型旅游空间
遗产保护
京杭大运河
旅游空间
-
描述:
在旅游地空间结构和相关"线"状空间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先进理念"文化线路",提出"线型旅游空间"概念,界定为基于遗产保护进行旅游开发的旅游地空间类型.以京杭大运河为例,将其空间特征
-
中国运河史研究综述
-
作者:
刘小花
来源:
吉林水利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综述
中国运河史
发展方向
-
描述:
中国的运河以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内涵丰富著称,运河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试图对近几十年来的运河史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从经济、文化等方面略作介绍和评述,并试图找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探索该研究领城今后发展的新方向.
-
大运河,沧桑过后是温情?
-
作者:
柳依
整理
刘建
摄影
来源:
民营视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桑
文化底蕴
发展史
大运河
人类
流水
-
描述:
自古以来,人类的繁衍生息便与水源息息相关,纵览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像浩浩荡荡的流水一样波澜壮阔,蔚蕴生辉。有水的地方就有历史,有水的地方总会发生许多故事和传说,经过岁月的流传和累积,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一段]
-
大运河保护中的品质保护举措
-
作者:
朱炳仁
来源:
杭州科技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塘江
大动脉
精神财富
京杭大运河
品质保护
-
描述:
京杭大运河,这条从历史深处流过来的河流,千百年来沟通着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贯通南北水运的大动脉,它推动了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着的重要人类遗产。
-
关于加大对大运河遗产保护力度的建议
-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规划建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力度
遗产保护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市
京杭大运河
北京市
世界文化遗产
国务院
-
描述:
问题:2006年5月,国务院核准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一项。[第一段]
-
运河毕竟不是海
-
作者:
单之蔷
来源:
晚报文萃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河流
洪泽湖
西方列强
运河文化
淮河
京杭大运河
三角形
扬州
船闸
-
描述:
10年前,我走过一次京杭大运河,到达杭州时,已经被大运河的魅力所征服。这岂止是一条河,这是文化带,是遗产长廊,是两千多年来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的展示长廊:城有扬州、苏州、杭州……;物有陶瓷、丝绸、园林……;书有三国、西游、水浒、红楼……;至于运河沿线产生的名人,更不可尽数也
-
京杭大运河
-
作者:
雨花石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万里长城
京杭大运河
-
描述:
京杭大运河千年俯卧在中华苍茫的大地上,看着历史的潮起潮落在转瞬间化为永恒。如果说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凝固的文化,那么大运河则当之无愧是一部流动的历史。这千年运河上的点滴,沉淀酝酿,斗转星移,无论是先辈开凿运河时的艰辛背影,还是烟波浩淼上的片片风帆,都是古老的运河和这个国家共同记载的故事。
-
加大大运河遗产保护
-
作者:
谷建华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产保护
天津市
京杭大运河
北京市
世界文化遗产
国务院
河北省
-
描述:
2006年5月,国务院核准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一项。2006年,“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自通州至杭州对大运河进行了全程考察,发表《杭州宣
-
试析古桂柳运河旅游开发
-
作者:
钟珂
来源: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思埭
大桂林旅游
桂柳运河
-
描述:
古桂柳运河修筑于唐朝长寿元年,作为古代贯通漓江和柳江的唯一通道,缩短了桂州至柳州的水路300多公里,在开拓岭南、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河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独具特色的湿地
-
健身休闲走,潇洒运河游现象
-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里长
景观工程
拱墅区
健身休闲
无限风光
-
描述:
简介:古运河(拱墅段)景观工程竣工后,河岸的石板小径上,出现了一批行走族,他们在欣赏古运河的无限风光时,身心也得到了放松。在他们的感染下,融入运河文化的各类健身活动应运而生。2006年,拱墅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