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94 条
-
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
作者:
陈宁骏
来源:
文史春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漕运
中国古代
中国历史发展
专家
京杭大运河
文化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价值
-
描述:
近期许多专家提出,应将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能够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京杭大运河与长城一道,
-
我们应当怎样保护京杭运河
-
作者:
阮仪三
来源:
地理教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布区
世界历史
中国文化
修建
京杭运河
保护
线路
-
描述:
悠悠运河,漫漫历史,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京杭运河线路之长,分布区域之广,修建时阎之巨,在世界历史上可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段]
-
由京杭大运河申遗读唐诗
-
作者:
姚瑜
来源:
前进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隋炀帝
京杭大运河
唐诗
世界文化遗产
-
描述:
报载,有关方面正在着手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历史上众说纷纭,较为典型的有"纵欲游乐"说,"搜刮财富"说,"征辽军备"说数种。隋亡唐兴,岁月相连,
-
浩浩大运河——故里掠影之三
-
作者:
陈家忠
来源:
今日科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产
民族文化
京杭大运河
保护
-
描述:
有人曾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而京杭大运河则是流动的文化。我对于这个定论持支持态度。京杭大运河南北长达1782公里,其中有南北112公里流经苏北
-
桂柳运河的历史、现状及其开发
-
作者:
许建卫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开凿
维修
开发
旅游
-
描述:
桂柳运河,始建于唐朝长寿元年。全长16公里,沟通漓江和柳江,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连接大西南的纽带。本文从运河概况、使用、维修、开发现状及开发前景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挖掘运河古文化,开发古运河,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
要让运河成为世界文明的一分子——运河科考在杭启动
-
作者:
徐思莹
许平
夏海微
来源:
杭州科技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子
运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青少年
淮安
科学院
文明
世界
-
描述:
这是一封激情洋溢的信——"我们邀请世界人民为我们作证:我们要做运河的护卫者;我们要做运河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让运河成为世界文明的一分
-
“整个北京城都是从运河漂过来的”
-
作者:
崔晓红
夏小明
来源:
新财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遗存
历史
北京城
古镇
名城
京杭大运河
长城
-
描述:
“长城一撇,运河一捺”;长城、运河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遗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绽放璀璨的光芒。京杭大运河孕育了众多的名城古镇,为沟通中国南北经济、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一段]
-
“千里走运河”支持运河申遗
-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海晚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12月9日,我市某高校的60余名大学生来到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沿运河行走,途中通过向市民宣传运河文化历史、清理沿岸垃圾等方式来支持大运河申遗。方东旭李慧杰摄
-
濒临灭绝的运河古镇
-
作者:
朱晓明
王建波
杜宗军
陶如军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载体
阮仪三
运河文化
古镇
京杭大运河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
基金会
-
描述:
京杭大运河沿线曾有众多古镇,因运河的兴盛而繁荣、因运河的衰败而式微,其变迁发展与运河的命运休戚相关,它们是最能体现大运河文化线路遗产内涵的物质载体之一,但如今多已寂寂无闻。2006年8月,中国首家
-
大运河建筑历史遗存考察纪略
-
作者:
殷力欣
温玉清
刘锦标
金磊
来源:
建筑创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动脉
钱塘江
文化交流
历史遗存
京杭大运河
建筑
历史文化遗产
-
描述:
引子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吴王夫羞之凿邗沟,至隋代完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此线于唐宋时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形成了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在明代和清代前、中期,京杭大运河成为漕运
<
1
2
3
...
5
6
7
...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