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825 条
-
江南运河长安闸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
作者:
郑嘉励
楼泽鸣
张宏元
沈卓丹
周建初
来源:
东方博物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安闸
江南运河
两澳
长安坝
-
描述:
江南运河上的海宁长安闸遗址,两宋时期以其复杂的"澳闸系统",对研究古代水利史与内河航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长安"三闸两澳"、长安坝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是今天认识、研究中国运河文化遗产的第一手材料。
-
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古典文学现象管窥
-
作者:
周杰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版)(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脉络
京杭大运河
-
描述:
京杭大运河是中华大地上流动的文化,它为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带来了无数财富与机会,也养育了无数名师大家。本文以时间为轴,撷取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来展现运河两岸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与繁荣景象。
-
隋炀帝时期大运河对南北经济的影响研究
-
作者:
闫春伟
来源:
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朝大运河
作用
地位
影响
-
描述:
隋朝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它的开凿不仅在水利技术上是一个突破,向当时的世界人民展示出了中国的强大,同时对提高华夏民族的统一意识,对中华民族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历史作用。
-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研究:以寺庙建筑为例
-
作者:
赵鹏飞
张向波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运河
妈祖庙
传统建筑
大王庙
清真寺
-
描述: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宗教信仰和民间崇拜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催生出大量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寺庙建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清真寺、大王庙和妈祖庙三种主要类型的寺庙建筑进行研究和考证,分析它们与运河之间的密切联系。
-
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作者:
张吉明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本
中国
大运河
申遗
世界遗产大会
文化遗产
-
描述:
1月31日,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传出消息,大运河联合申遗文本已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根据申遗程序,今年7、8月间,世界遗产中心专家将对遗产点进行现场评估考察。明年6、7月间,世界遗产大会将对大运河中遗项目进行表决。
-
浙东运河古文献整理及保护措施
-
作者:
赵任飞
鲁先进
来源:
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保护措施
文献整理
浙东运河
-
描述:
浙东运河在我国运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相关文献资料多散见于方志、史书、档案、笔记、文集、报刊等,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这对研究浙东运河及保护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具有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
浙东运河的演变、地位、价值与保护
-
作者:
邱志荣
来源:
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地位
演变
价值
浙东运河
保护
-
描述:
本文在依据和通过历史文献记载、野外考察、地质勘探、现代整治保护、参考前人研究等的基础上,对浙东运河进行了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主要论述内容为:浙东运河的历史演变和地位;工程技术和特色;文化传播和影响;现代整治和保护等。
-
学子骑行助力运河申遗
-
作者:
刘方苹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前几天,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的4名中外大学生骑着自行车,沿着京杭运河从杭州一路北上。他们将沿途调研运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考察运河的人文历史文化,为运河申遗助力。通讯员陈胜伟蔡景良临安记者站管光前摄
-
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万人签名活动
-
作者:
王永清
来源:
淮安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6月29日,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万人签名活动在淮阴区黄河广场举行。据了解,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是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各有关部委局直接领导推动的国家文化工程,大运河目前已在申遗预备名单中。
-
无锡城区古运河沿线新添中英文导游碑
-
作者:
暂无
来源:
无锡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近日,市有关部门在黄埠墩、江尖、西水墩、望湖门、跨塘桥、清名桥、南水仙庙、下甸桥等处建立导游碑,碑上用中英文详细介绍无锡城区古运河沿线上的古迹名胜,并配备导游图,让中外游客和市民了解无锡古运河的历史和文化。
<
1
2
3
...
43
44
45
...
81
82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