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邯郸:大运河与水网建设
作者: 王兴玉   申有顺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水   理念   生态循环   与时俱进   水网建设   邯郸市   以人为本   大运河   坚持   和谐发展  
描述: 邯郸市作为运河沿线城市之一,如何以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为契机,加大生态水网建设力度,造福人民,打造一条亮丽的产业带、景观带、文化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带,再现运河昔日辉煌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
徐州:运河城市的和谐发展
作者: 王志华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州城   徐州段   保护范围   大运河   古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沿线   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   和谐发展  
描述: 隋代以前,流经徐州的泗水为古运河航道,元代运河截弯取直,大运河穿徐州城而过,徐州段全长210公里,运河上舳舻相连,风帆蔽空。明代徐州的广运仓是运河沿线四大转运仓之一,每年经徐州北上的粮船达12000余艘。千年运河,不仅开创了舟楫繁忙的运输通道,也给徐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论大运河遗产价值的制度特性
作者: 汤晔峥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组织制度   大运河   遗产价值  
描述: 通过反思大运河遗产保护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确认大运河遗产价值的判定是其中的关键,构建价值体系的平台必须依据古人之世界观,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制度背景和文明模式的形态结构中寻找答案,进而对大运河的遗产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大运河城市遗产保护观察站
作者: 岳天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护工作   生存状态   城市遗产保护   同济大学   观察站   京杭大运河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街区   沿线   文化遗产  
描述: 一、成立背景大运河绵延千里、纵贯南北的水系,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情,沿岸几十座城市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条文化线路受到世界关注,大运河已被列为中国申遗预备名单的第一名。
中国大运河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 刘士林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略研究   大运河   城市资源   世界遗产  
描述: 当今世界是城市的世界,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也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这是研究大运河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洞悉的大势。以大运河城市群为总体框架建构运河城市文化
明清山东运河州县“八景”景观及南北差异
作者: 李德楠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运河   景观差异   明清时期   八景  
描述: “八景”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再现,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该地区历史的进一步了解,而且对于今后的运河申遗、生态建设以及旅游开发有着重大意义,今后要充分发掘与运河相关的景观内容,进一步丰富地域文化的内涵。
中国大运河与加拿大里多运河对比研究
作者: 唐剑波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中国大运河   里多运河   申遗  
描述: ,中国大运河附属遗产数量多,类型十分丰富;在遗产价值评估上,宜采用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来阐述其突出普遍价值;在遗产管理上,需要借鉴加拿大遗产备忘录制度。最后,对中国大运河申遗类型进行了展望,中国大运河可以按遗产运河进行申遗,也可以按照文化线路进行申遗。
明清京杭运河城镇的历史变迁:基于张秋镇为视角的历史考察
作者: 郑民德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张秋镇   交通   商业  
描述: 政策的扶持与商人、商帮的青睐,同时也遭遇到了自然灾害,战乱兵燹的沉重打击。张秋镇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与运河漕运密切相关。通过对其发展与衰落的探讨,有助于加强对明清运河城市的再认识与深入研究。
让设计提升运河名城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特色   运河文化   城市生活   大运河   城市设计   名城   城市发展   城市建设  
描述: 9月26日,"2011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在扬州举行,并围绕"让设计提升运河名城"的主题召开论坛。本次论坛得到了外交部、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外交学会、中国
京杭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构成
作者: 谭徐明   于冰   王英华   张念强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产   京杭运河   技术史   遗产构成  
描述: 的重要依据;②京杭运河以其工程体系的完整性,区域特点的鲜明性应当作为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③京杭运河遗产的主体构成是水利工程体系,由水道工程、水源工程、工程管理和附属设施四大工程系统组成。可以说,京杭运河代表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范围内水利规划、土木工程的最高成就。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