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380 条
-
桨声灯影触摸台儿庄运河古城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台儿庄,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西汉年间就已形成。台儿庄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境内,地处山东省的最南端,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遗存,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
-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台儿庄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康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台儿庄古城是一座二战遗存最多的抗战名城,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是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名城,融八大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遗存完整的运河古城,城内留存有3公里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被世界旅游专家称为“活着的运河”;
-
抓住运河“申遗”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
作者:
刘怀玉
张强
来源:
群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运河旅游
北运河
运河文化
南水北调工程
苏北
遗产廊道
大运河
文化产业
世界文化遗产
-
描述: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功能最齐全、规模最宏大、里程最漫长、历史影响最深远的运河。大运河流经八个省市,沟通五大水系,营造了贯通南北的内陆交通大动脉,维系着中华文化的交融统一,促进了沿线商业城
-
京剧与江苏大运河
-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堂会戏
古代戏曲
就这样
历史年代
文化血脉
运河水
运河沿岸
戏曲创作
沿线城镇
沿河城
-
描述:
"水路传播"之说。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大动脉,沿线城镇最为众多、最为繁华,正是戏班子"跑码头"的最佳场所。它促进了古代戏曲的南北交融,提供了戏曲繁荣的物质基础,奠定了大运河沿岸"百花齐放"的戏曲面貌。在大运河文化血脉的滋养下,更产生了中国的国剧——京剧。而江
-
台儿庄:留住运河古城的影子
-
作者:
田之秋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儿庄
文化交融
枣庄市
区位优势
运河文化
古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
明清时期
重建
-
描述:
年(1604年),这段运河竣工通航,使经常因黄泛而断航的京杭大运河实现了畅通。这段全长260华里的河道,因为在峄县境内有东、西两条泇河补给水源,史称泇运河。泇运河开通后,台儿庄以其区位优势,很快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承接点和中转货物的集散地。明清时期最繁荣时,每年通过台儿庄漕运的
-
深挖运河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宿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昨日,宿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40多名成员来到中国粮食博物馆,调研大运河在我市农业、商业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随后,在宿迁市粮食物流园区召开宿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二届二次理事会,听取全市粮食工作情况介绍和我市参与大运河申遗工作情况汇报,并表示将对大运河宿迁段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记者杨群摄
-
南运河的文化世家
-
作者:
暂无
来源:
德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田雯像明清两朝,德州有进士113名,举人349名,不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还出现了一门八进士的卢家和一门六进士的田家,成为泰山以北、燕山以南著名的科举之乡。这些举人进士中官职最高的谢升和卢荫溥,曾分别进入明清王朝的内阁和担任军机大臣。众多的文化名人中,有的是兄弟,有的是父子,有的是祖孙,甚至是一个家族
-
拱墅:文化之风运河来
-
作者:
刘伟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核心提要“杭改十条”中提出,要围绕推进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文化惠民长效机制。本报讯(记者刘伟拱墅报道组汤臻
-
传承优秀运河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济宁讯(记者朱雪梅)11月18日上午,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殷允岭出席。会上作了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修改并通过了新的《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和新一届济宁运河研究会会长。千年京杭运河是自然的遗产,更是文化的遗
-
弘扬运河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宿迁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钮愠钒通讯员王中魁)“宿迁多数旅游景点都在大运河边。”一位关注宿迁旅游的人士如此总结道,“乾隆行宫、运河文化城、项王故里都在这条景观线上。”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沿岸的遗产被誉为“黄金水道”上的明珠,“运河文化”这一概念也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大运河沿线城市众多,宿迁又该如何亮出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