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380 条
-
三岔河口将建大运河历史文化展区
-
作者:
张鸣岐
来源:
天津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张鸣岐)记者获悉,本市将在三岔河口建大运河历史文化展区。展区以运河文化为主题,将旅游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大运河旅游文化广场”作为天津大运河三岔河口地区展示区,为天津市民和来津的海内外游客提供一个亲身体验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场所。据悉,三岔河口大运河历史文化展区项目已获国家文物部门批准。展区位
-
用文化为中国大运河续航
-
作者:
刘京晶
来源:
阜宁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链接: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八年申遗,一朝梦圆。在多哈申遗喜讯荡起的狂喜热潮
-
大沽河文化因治河更炫彩
-
作者:
聂艳林
来源:
青岛财经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沽河古槐树林。布老虎是大沽河沿岸传统风俗文化之一。大沽河流域地肥水美,人类居住历史悠久,从北到南一路南下的大沽河,滋润和丰沛着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是青岛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张柄寺、柘树林、挂甲树……大沽河畔沿岸的文物古迹如明星熠熠,共有即墨故城遗址、文昌阁、云山观等保留较好的文明遗址近百
-
天津运河载来“杨柳青”文化
-
作者:
王雅媛
来源:
青岛早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都说天津是大运河载来的城市,的确,大运河天津段即南、北运河沿线,从地名到饮食,从民俗风情到民间技艺,无一不被深深地打上了运河烙印。金代诗人元好问曾在《故地重游》中描绘了京杭大运河流经杨柳青时的景象:“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天津的南运河不仅仅是文化之河,更是
-
对大运河文化产业带
-
作者:
暂无
来源:
廊坊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范周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从全国发展的战略而言,两大交通线路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这个背景下,大运河,绵延两千多公里,曾经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其作用随着申遗成功逐渐凸显。随着现代交通能力的变化,运河的运输功能正在弱
-
弘扬运河文化 打造品牌学校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校长王娟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始建于1982年,原为鲁抗子弟学校。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600余名在校学生,在职教职工48人,其中省级教学能手1人,区级教学能手5人,国家、省、市、区优质课及基本功获奖者20余人。学校新班子在上任后坚持开拓创新、品牌发展,按照“弘扬运河文化,争创优质学校
-
建运河文化数据库全民共享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特派记者马云云乔显佳发自杭州1日,徒步大运河考察队在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拱宸桥发出倡议,以下为倡议全文:京杭大运河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一项水利航运传奇,更是一条古代文化的长廊,是依然鲜活、流动的人类遗产,了解她,就一定会爱上她,这次媒体、专家一起进行的徒步考察活动,让我们加深了对她的认识,也震惊于这份遗
-
开发特色邮品 推动运河文化发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高邮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市邮政局副局长王宇平高邮是唯一因邮而城、因邮而名的城市,由此形成了高邮与邮驿、邮驿与运河的不解之缘。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高邮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通过邮驿这一特殊载体,借助邮票首发式等形式,宣传高邮、提升高邮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成为高邮市委、市政府巧打“文化牌”的创新举措。2011年11月,高
-
南运河水文化探寻
-
作者:
暂无
来源:
德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河道处设立的南运河德州城区段水文化节点分布图上世纪90年代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编者按: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曾是德州经济繁荣的动脉。如今,在市井的掩映中我们依然能找寻到它的痕迹,清波碧水仍旧哺育着依河而生、傍水而居的人们。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必将助力德州发展,焕发新的生机。从本期起,我报将连
-
让青少年参与传承运河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让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运河文化的传承中。信中,尤兴益老人表示,作为一名在运河边出生和长大的扬州人,自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