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380 条
-
同庆申遗成功 共商大运河保护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运博会开幕式现场。刘江瑞摄瘦西湖世遗标志牌昨揭牌。建平张卓君李鸣摄本报讯(记者锦岭)千年奔流的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即将迎来建城2500周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再一次以独特魅力赢得全世界
-
图文:百里“运河生态游”画卷徐徐展开
-
作者:
暂无
来源:
楚天金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楚天金报讯图为:昨日,引江济汉工程提前开闸通水(记者邹斌摄)本报记者邓伟余鲁西王大千严华彭岚提前通水,汉江流域燃眉旱情将得到缓解,下游889万居民“旱涝保收”,645万亩耕地将被滋养。这只是第一步,伴随着工程的完工,运河沿岸的开发也将提上日程,生态文化旅游正逐渐成型,沿岸的23个小镇将串联成景……不
-
图文: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
作者:
暂无
来源:
楚天金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楚天金报讯图为:大运河资料图正在卡塔尔多哈举办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宣布,中国独立申请的文化遗产项目“大运河”以及与他国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大会在听取了对“大运河”历史、作用以及现状等方面的陈述后,各成员
-
推动大运河“合作性保护”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包括大运河在内,众多文化遗产的申遗实践所证明。申遗成功也的确为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
玩转运河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老年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特别是拱墅区蜿蜒的12公里,是历史留存最多、古迹保存最完整、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区域。在这里,最方便的游览方式,莫过于手持“运河申遗通关文牒”,一步步走,一步步敲章,感受古桥、古街、古
-
汪老汉的大运河“邮”记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波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图为汪大用老人在展览现场讲解。(南华摄)本报讯(记者南华通讯员王国军)昨日,我市集邮爱好者汪大用的《中国大运河—————浙东运河》等4部邮集在我市“中国大运河”集邮文化收藏展上亮相,构成了一篇
-
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工作,我市开展了卫河(永济渠)河道清理等工程,几年来 投入资金1.3亿元疏浚河道2325米
-
作者:
暂无
来源:
鹤壁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浚县古城墙本报记者李国庆摄于7月9日本报记者解静怡随着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市的卫河(永济渠)滑县至浚县段和浚县黎阳仓遗址两个遗产点成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项目,8年的申遗路终结硕果。作为大运河的遗产地,早在2006年,我市就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申遗工作中。回首往昔,8年光阴历历在目,数个具有
-
伟哉!大运河
-
作者:
暂无
来源:
燕赵都市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你是华夏大地上南北水道运输的大动脉,是一条集通航、灌溉、防洪、排涝与一身的综合利用伟大工程。你的开凿成功,直接造就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辉煌、文化的繁荣。在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在世界的东方古老华夏大地,唯有另一项人工工程———万里长城可以与你相提并论。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那么,你则
-
文学作品中的大运河
-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陵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文化自从京杭大运河诞生以来,历代文人墨客以大运河为对象,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小说。早在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写下《汴河怀古》,其中“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诗句,重新反思了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功绩。此后历代,包括明代汤显祖、归有光在内的很多著名文学家创作了
-
我国“大运河”申遗成功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新华社多哈6月22日电(记者杨元勇)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审议并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至此,“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会在听取了对“大运河”历史、作用以及现状等方面的陈述后,各方代表阐述了各自意见,大会主席、卡塔尔公主玛雅萨根据会议表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