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黄河晨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埃及今年不会上调苏伊士运河通行费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晨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埃及今年不会上调苏伊士运河通行费
-
二战时,魔术师“隐藏”苏伊士运河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晨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二战时,魔术师“隐藏”苏伊士运河
-
当国歌在巴拿马运河奏响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晨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当国歌在巴拿马运河奏响
-
“断头”的京杭甬大运河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晨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京杭甬大运河,15年前匆匆上马的庞大工程,投资比规划的30亿元翻了一番多,全线通航的消息发布了好几轮,至今却卡在最初卖力推动浙江修建这条黄金水道的宁波。一旦贯通,千吨巨轮既能将西北的能源、原材料与东南的工业制品自如交换,亦能通过北仑港将中国纳入世界产业链条与经济体系。但是,水运复兴的宏大梦想目前却陷
-
怀想当年治河人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晨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收集、整理老照片是近两个月来办公室的一件大事。翻开老照片,思绪的大门一下子打开了。照片中曾经的年轻和辉煌随着时光的车轮被载到苍老和寂静,照片中曾经稚嫩的容貌被时间静静地留在了过去,让人不得不感叹人生的短暂,更感叹老一代黄河人的艰辛!当前辈们把治河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时,我们知
-
洛阳发现沉睡百年清代古船搬至大运河回洛仓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晨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两台吨位级别在70吨的大吊车,将打包后重达50吨的古船稳稳吊起,放置在一辆载重70吨的半挂牵引车上。一次偶然的发现,沉睡数百年的“洛阳一号”古沉船重见天日。这艘洛河滩上发现的清代古船,是洛阳市首次在运河故道发现保存较好的沉船。8月2日,经过周密的计划,洛阳市文物部门将这艘古沉船整体“打包”,搬迁至回
-
洛阳山陕会馆变身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晨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目前,隋唐大运河申遗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作为大运河申遗工作中的重要支撑点,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而建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筹建工作基本完成,将于七八月份,在联合国专家现场考察结束后开放。记者提前进入博物馆内打探,发现亮点多多:正殿内将成为动感影院,参观者可乘坐龙舟“下江南”;东西廊房被作
-
洛阳隋唐大运河故道惊现古沉船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晨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洛阳中州渠渠水的冲击与夏日暴雨的冲刷,在这两股“势力”的共同作用下,一艘沉船竟现身隋唐大运河故道。日前,偃师市文物旅游局在首阳山镇义井村发现一艘沉船。这是该市首次发现沉船遗迹,古船长约17米,船帮虽然有些腐朽,但其整体形制保存非常完好,初步推断年代在明清以前;考古发掘即将开始。(据《洛阳晚报》)
-
运河岸边的“天下粮仓”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晨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这是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9月24日摄)。1000多年前,全国各地的粮食经隋唐大运河运抵洛阳,储存在有着“天下粮仓”之称的含嘉仓和回洛仓内。1000多年后,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回洛仓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含嘉仓位于洛阳老城北城内,据史料记载,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为皇家粮仓,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