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承世界遗产 延续运河文明
作者: 徐新军   赵清爽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14年8月8日,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座谈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积极参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领导、专家30多人聚集一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讲话精神,面对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为运河文明永续传承建言献策。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出席会议并讲话。
以自然与人文相交叉的视角认识大运河的价值
作者: 孙家正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自然的河流是人类的摇篮,而大运河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创造。大运河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一旦创造以后,就有了人文和自然的成分,它既是一个自然的环境,又是一部人文的历史。 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意义深远,不光在我们国家,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全世界。2007年,在扬州召开了首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在世界运河名城市长论坛上,我主要讲了运河和运河两岸城市的关系。
从生态文明角度看大运河的负面影响
作者: 邹逸麟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大运河的主要任务是运输征收民间的租赋漕粮以及各地土特名产,通过运河向各地传达军政命令,向边区输送军用物资等,使朝廷对内能维持正常的政务运行,对外能防御外敌的入侵,同时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但是,全面认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还应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考察大运河的负面影响。 大运河通运效率并不十分理想 受我国特定的自然条件影响,历史上运河的通运效率并不十分理想。
大运河:承载中国水利文明的活态文化遗产
作者: 郭涛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大运河:中国封建社会兴衰的历史见证 中国运河工程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创期、大发展期、完善期和维持期。这一进程正好紧扣着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的建立巩固、发展兴盛和逐渐衰落的全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是运河工程的初创期。这一时期的运河工程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各诸侯国。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兴起,各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纷纷与周天子分庭抗礼,相互间征战杀伐,攻城略地。
《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从水利学、历史学的不同视角认知大运河
作者: 谭徐明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作 者:谭徐明 王英华 李云鹏 邓 俊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规 格:16开本 字 数:409千字 定 价:88元 中国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同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工程。自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开邗沟至20世纪初,在长达2500年的历史时期,以都城为目的地的大运河持续建设与经营,留下了各时期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形态的深刻印记,证实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伟大的创造力。
单霁翔:加强大运河利用保护,再现“文化长河”丰富内涵
作者: 徐新军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记者: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从启动到成功,历时漫长的8年,您认为申遗工作的难点主要在哪里? 单霁翔:大运河申遗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身难度就大。在申遗过程中,主要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难点。 ⑴对于京杭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认识长期不到位。京杭大运河和长城同为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奇迹,但是,长城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京杭大运河长期游离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之外,与国外一些古代水利工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形成反差。
京杭古运河纪行
作者: 王源源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 很小的时候就背过那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应该是从那时开始吧,扬州,这个灵动于诗人笔下的所在,便悄然驻于我的想象之中,如一幅画卷,精美而又朦胧。 后来学历史,知道了扬州亦是京杭大运河的发端。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左传》)。邗,即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后来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就是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南北扩掘和连接的。
历史的运河 流动的文化
作者: 唐黎标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运河文化是运河区域的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是特定文化区域中产生的独特文化现象,文化区域是她的母体和载体;区域文化又是历史文化的层层积累,文化历程是她的血肉和精髓。 早期运河与运河文化的孕育 自春秋后期至隋以前的千余年时间里,中国境内见于文献记载、具有一定规模的运河有二三十条。
灵渠 穿越南岭的湘桂运河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灵渠 穿越南岭的湘桂运河
京杭大运河 南北一河大地史诗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京杭大运河 南北一河大地史诗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