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生态环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19 条
-
山东运河开凿的生态环境效应
-
作者:
路洪海
董杰
陈诗越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山东运河
开凿
影响
-
描述:
紊乱,沿运地区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大,土地生产质量下降,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对南水北调工程有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历史借鉴.
-
京杭运河与明代经济
-
作者:
孙秋燕
来源:
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运河治理
东昌府
-
描述: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明代京杭运河的浚通,促进了运河区域工商业的发展,进而导致一批运河城市的繁荣,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京杭运河给山东东昌府带来的经济繁荣为例,说明京杭运河的贯通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
京杭运河在古今城市中的功能演变浅析:以京杭运河江南段为例
-
作者:
黄平
来源:
四川建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人工运河
生态化
绿道
-
描述:
以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为背景,从江南运河在历史上环境与生态的形成与演化入手,分析当前京杭运河在城市中功能与角色的转变,作者尝试加入生态绿道的概念视点,提出京杭运河对于当今运河沿线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所提供的一些潜质。
-
治河先治污中水再利用
-
作者:
翟金旺
来源:
北京水利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资源
水利建设
中水再利用
北京
-
描述:
治河先治污中水再利用
-
漳卫南运河的生态需水量研究
-
作者:
王静
来源:
第五届中国水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生态环境
水文数据
水文指标法
历史流量法
-
描述:
河道内生态需水是生态环境需水的组成部分,目前的估算方法有侧重水文学方面的方法,也有侧重水力学方面的方法或生态学方面的方法。水文指标法(也称历史流量法)是生态需水评价中最简单的、需要数据最少的方法,它
-
京杭大运河(泗阳段)区域产业带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
作者:
庄昌伟
来源:
2006年江苏环保青年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经济建设
运河区域
农业保护
-
描述:
大运河是南水北调重点投资密集区之一,给泗阳县运河区域产业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而环境保护工作应该与运河区域产业带的经济建设相协调相适应。
-
京杭大运河宿豫段风光如画
-
作者:
李凤来
常凤英
来源:
国土绿化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绿化建设
宿迁市
旅游观光风景线
京杭大运河
江苏
-
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是苏北平原上新崛起的一座现代化城区。如今,城区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水平均已达标。辖区内中运河东堤岸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改过去的乱搭乱建、乱砍乱种、乱埋乱葬、污染严重的情况,成为一道靓丽的旅游观光风景线。
-
关于淮北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
-
作者:
梁立昌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体验
生态环境
地区经济
城市形象
地方经济
生态建设
创意文化
文明传承
学术研究机构
节点城市
-
描述:
日前,随着历时8年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参与申遗重要节点城市之一的淮北市,很自然就成为安徽省为数不多的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那么,在大运河的"后申遗时代",在保护好大运河遗产的前提下,怎样打运河牌、做"世遗"文章,开发好、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尤其是加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就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以运河旅游助推精致淮北建设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对淮北这座转型中的
-
保护运河遗产 发挥其重要作用:傅崇兰研究员访谈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与环境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湘水
主体形态
生态环境
勤劳勇敢
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景观
南旺分水
孙叔敖
士农工商
世界遗产大会
-
描述:
,沿线城市、乡村与运河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士农工商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
-
环境美学视域下的运河景观改造与生态城市建设:以天津为例
-
作者:
许哲娜
来源:
城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城市
景观建设
景观改造
景观营造
环境问题
郊野公园
环境美学
造园学
生存环境
-
描述:
环境美学指的是有关"人类对生存环境审美要求"的研究。环境问题是近些年来公众热议、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虽然在较早时期的造园学等学科领域中已经涉及人对自然之美的保护、利用与改造问题,但是环境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真正发展起来,主要还是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急剧推进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刺激。近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