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大运河与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大古典小说   大运河   《三言二拍》  
描述: 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运河流淌到哪里,城市就兴起在哪里,繁荣到哪里。同时,文化就向哪里集聚,在哪里创新,并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作为市民文化产物的小说,不仅是在运河城市孕育,而且首先是在运河城市发展。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古典小说名著,都无一例外地诞生于运河城市,并带有运河沿线的文化烙印。
清江浦运河与运口考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江浦运河   督理河漕   陈瑄  
描述: 清江浦运河的开凿与清江浦城的兴起,与陈瑄息息相关,陈瑄督理河漕凡三十年,是明清时期漕运制度的确立者和奠基人。陈瑄循沙河旧渠,开凿清江浦(非命名清江浦),大部分是在原来淤浅的宋乔维岳沙河运河(元延祐五年后称清江浦)旧渠上开凿的。陈瑄在清江浦运河上建四道闸,磨盘口至鸭陈口的这一段河道,是陈瑄新开挖的部分。
京剧与江苏大运河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堂会戏   古代戏曲   就这样   历史年代   文化血脉   运河水   运河沿岸   戏曲创作   沿线城镇   沿河城  
描述: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国的戏曲班子为了生活也为了艺术,带着行李、行头,在一个沿河城镇演出结束后,又乘船赶到另一个城镇演出。就这样一个码头一个码头地演过去,其行话叫"跑码头"。所以,中国戏曲传播向来有"水路传播"之说。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大动脉,沿线城镇最为众多、最为繁华,正是戏班子"跑码头"的最佳场所。它促进了古代戏曲的南北交融,提供了戏曲繁荣的物质基础,奠定了大运河沿岸"百花齐放"的戏曲面貌。在大运河文化血脉的滋养下,更产生了中国的国剧——京剧。而江
大运河清口水利枢纽遗产及其特点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咸丰四年   清河县志   张福   明万历   祠庙   淮安市区   咸丰五年   枢纽区   盐河   工程设施  
描述: 中国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其遗产的分布具有点、线、面结合的特点。大运河清口水利枢纽位于旧时的黄、淮、运河交汇处,今淮安市区西侧的码头、杨庄一带。这个枢纽,作为大运河最重要的遗产点,横跨里运河、中运河、黄河故道、淮北盐河、洪泽湖区(含洪泽湖大堤、张福河等7条引河、窑河等),覆盖面积数百平方公里,其中又包含很多小的遗产"点"、遗产"线"。该枢纽从明万历六年(1578年)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前,一直是大运河沿线工程设施最多、遗产分布最广、国家投入
苏北大运河60年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山湖   制造业中心   新中国   苏北   航道   大运河   长江三角洲   河口  
描述: 大运河苏北段,北起苏鲁交界的大沙河口,南至扬州六圩运河口,包括不牢河、中运河、里运河,全长404公里,连同微山湖西线航道,计461公里。这段运河,是大运河上最早的人工航道和自然航道之所在,
大运河的演进与历史作用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淮安历史文化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大运河的演进与历史作用
运河之都赋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淮安   《禹贡》  
描述: 淮、泗之会,漕河之中,七省喉吻(1),三城并雄(2)。右襟洪泽,左带溟濛;南贯江、浙以济苏、杭,北涉河、??京、通;挽五水而共舞(3),偕百城以竞荣。此运河之都、古楚淮安也,方舟四达,远载《禹贡
苏北的大运河与邮驿线路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邮驿制度   邮路   大运河  
描述: 苏北地区横跨淮南淮北,南滨长江,北近黄河,东阻黄海,富鱼盐之利,西接皖豫而控扼中原,中有邗沟和泗水纵贯南北,得方舟之便,是大一统局面下通邮最早的地区之一,著名的"秦邮"即因此而得名。两汉时期,各地有传舍,供歇宿;有邮亭,供传递文书。魏晋南北朝时期,苏北地区大部分时间分属南北,军邮较为繁多。隋朝虽短暂统一,但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大方便了交通邮驿,为唐代及以后各朝苏北地区邮驿事业的发展开凿了先河,打下了基础。
“运河之都”的形成及其嬗替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运河之都   淮安  
描述: 淮安运河之都地位的形成,不仅是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而且得益于明清朝廷政治上的权衡决策及中央政府重要管理机构的驻节。其衰变嬗替亦与运河息息相关。
大运河颂
作者: 荀德麟   来源: 中国水利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万里长城一撇,大运河一捺,在中国历史的版图上,赫然写成了一个东方巨“人”。如果说,长城是巨人的手臂,大运河就是巨人的躯身!大运河啊,您是历史的长河,两千五百个春秋,您满腔热血汩汩流淌,承载着漕粮、丝绸、瓷器、花石纲……牵挽着隋炀帝的龙舟,也寄托着士农工商的希望。您,搀扶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澎湃成长。大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