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运河的开凿治理
作者: 王守功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治理   元明清   日伪时期   大运河   船闸  
描述: 横贯中国东部地区的京杭大运河是在宋代以前运河开凿基础上修建的。当时运河的开凿、治理已经有严格的工程程序,先勘测设计然后全面开工, 如旧河道的改造利用,新河道的开凿,水源的引导等,都先作出具体的规划。运河上的航运及设施有
运河悠悠回回情
作者: 王树理   来源: 回族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族人   少数民族   穆斯林   大运河   回回人   清真寺   伊斯兰教   两岸   回族人口   回回民族  
描述: 飞机从杭州湾畔起飞的刹那间,我看见脚下的大运河宛如一条银色的飘带,摇曳着向遥远的北方延伸,延伸……一我是昨天下午才临时决定退掉早已买好的火车票改乘由杭州飞往北京的航班的。个中的缘由,当然主要是有一件应急的公务,但这无意中也满足了我的另外一个心愿:我此次所要到达的北京某大学,其近旁正好有一个名叫“树村”的回族村落。若干年前,我到圆明园游览时,曾沿着园外面
加强南运河工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作者: 王静   沈钰   来源: 河北水利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节制闸   调度运用   海河流域   工程管理   分洪闸   人工运河   漳卫南运河   防洪体系   下游河段   独流减河  
描述: 1.工程管理现状南运河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的下游河段,这是一条古老的人工运河,开挖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六年(公元 605-610年),自四女寺枢纽至天津市金钢桥汇入海河,河道全长309km。漳卫南运河流域依靠水库、河道、滞洪区和枢纽等几个环节形成流域独立的防洪
古代大运河入海通道考述
作者: 王健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北大运河   大陆   入海通道   海洋   京杭大运河  
描述: 古代京杭大运河沿线主要有三大入海通道:天津通道,北运河、南运河在此与海河联结,通向渤海;江浙通道,大运河沟通淮河、长江、太湖三江、钱塘江入海水道;宁波通道,浙东运河北接大运河,东与涌江、姚江相汇后在宁波入海。
淮安运河村战国墓的雕刻艺术
作者: 王厚宇   来源: 寻根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新石器时期   战国墓   淮安   红山文化   商周时期   北京地区   雕刻艺术  
描述: 淮安运河村战国墓的雕刻艺术
保护运河,留住民族文化脉络
作者: 王波   来源: 小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力   华夏民族   法律法规   大运河   文化脉络   有效措施   保护   封面文章  
描述: 保护运河,留住民族文化脉络
无锡运河港口口岸发展思路
作者: 王立新   来源: 水运管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港口   口岸管理   无锡港  
描述: 对无锡运河港口口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港口优势和口岸功能优势,从口岸经营理念和经营思路、政府作用和作为、查验部门支持、口岸建设和发展几个方面提出无锡运河港口口岸的发展思路。
杭州运河动态景观意象及发展探析
作者: 沈丹   王竹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动态景观   城市个性   杭州   意象  
描述: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空间重要的景观资源.该文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研究对象,从河流的动态特性层面上,通过对运河流域景观的意象研究与发展途径分析,探讨运河流域景观与城市空间发展的潜在联系,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原则性建议.
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利在千秋
作者: 王昆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   人文资源   运河文化   人类历史   京杭大运河   物质财富   城市建设   人文底蕴   世界遗产  
描述: 京杭大运河具有的深厚人文底蕴和巨大的历史魅力,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近年,沿线城市纷纷关注运河,挖掘运河文化,利用运河生态人文资源,推进城市建设。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最重要运河城市通州,巨资美化运河,做深做实运河文章;江南运河城市杭州、苏州、镇江、常州等结合运河文化,让城市亮起来、美起来、富起来;中部聊城、济宁结合运河生态,建设北方水城。运河沿线城市纷纷全力打造运河文化城市品牌,彰显了运河的历史、人文、生态潜在的巨大张力,充分展示了运河这一人类文化遗传的独特价值。人们在实践中,更加认识到大运河的精神财
清代整治河湖之环保论述分析-以两湖平原为中心
作者: 王淑芬   来源: 两岸发展史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垸田   环境保护   水土流失  
描述: 十八、十九世紀,兩湖平原的垸田高度發展,阻礙河湖水系的暢通,導致水患日益嚴重,引起當地官員為文闡明維護水利環境的重要性。清廷認知環境破壞的危機後,即頒布禁垸令限制開墾垸田,刨毀非法私垸,以及加強官吏的責任考成。其次,官僚士紳也闡發有關環境保護之論述,大抵有:大量築垸導致洪水為患;毀林開山造成水土流失,也帶來水患;栽植柳樹以護隄保垸;禁毀圍垸以挽救水利生態;嚴禁開山乃治江之根本。 最後,他們的努力未竟全功,但仍值得人們去紀實和肯定。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