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河屋脊”上的运河之都
-
作者:
吴娟娟
来源:
现代苏州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王朝
军事博物馆
北宋时期
金石学家
济宁市
京杭大运河
十八世纪
元明清时期
-
描述:
济宁市博物馆内,有个展馆——中国运河之都·济守入馆,先瞻仰两座北宋时期的文物。之后,拜谒“黄易访碑”。黄易,乾隆后期任济宁运河同知,著名金石学家。因他,济宁的汉碑数量在十八世纪末激增。这些汉碑,是他在检查水利时发现并收集的。走出展馆,“连绵”的铁炮,令人震撼。数了数,一共38门!这样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专门的军事博物馆。可见,济宁在元明清时期所处的地理军事位置何等重要。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的济宁,属“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区”。因此,备受历代王朝的关注,元、明、清三代都把治运的最高机构设在这里。济宁也因之有了“
-
“母仪天下”的运河情怀
-
作者:
李楠
吴婷
来源:
现代苏州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北运河
夏坚勇
情怀
大运河
-
描述:
到京城,大运河也即将走完它生命的四季风景。如果说江南运河是她无忧无虑的儿时岁月,里运河是她浩荡澎湃的青春,那么中运河与鲁运河,就是她命途多舛的中年,而邻近京城的南运河与北运河则意味着渐趋晚境了。只有到了终点,才有资格对它的性格说点什么。作家夏坚勇曾这样写道:大运河到了终点——京师,更似一条女性的河流,热情地接纳千里之外汇聚而来的涓涓之水,博采众水蔚成洋洋大观,慷慨地接济侯门贵妇强颜欢笑的画舫,它用生命之水为她们抚平眉际的忧伤。这就是它,有“母仪天下”的气度,被人们熟视无睹,却又不可离开的京城血脉。
-
运河和历史在这里拐弯
-
作者:
吴娟娟
来源:
现代苏州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儿庄
古城
微山湖
乾隆
代言人
历史
京杭大运河
-
描述:
一路北上的京杭大运河到台儿庄地界,折转西向,进入微山湖。这段93.9多公里的运河,是整条京杭大运河最大的拐弯。这个“湾”,有个最强大的代言人——乾隆。他,看到台儿庄“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景象后,直呼台儿庄为“天下第—庄”。他的御笔,至今高悬台儿庄城墙的门头。乾隆绝对没想到,这个他曾经盛世巡游之地,在1938年的一场血战中灰飞烟灭。不必唏嘘。也正是这场血战,让世人看到一个孔孟后人在面对国破家亡时挺起的胸膛。曾经的繁荣和沧桑,造就了这座古城跌宕起伏摄人心魄的魅力。尽管到时已深夜,台儿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