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运河放歌
作者: 吴广川   来源: 词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大运河   古长城  
描述: 我站在大运河边热血澎湃,激情似火中国,中国,伟大的中国,你有一道古长城,还有这条大运河。哦,大运河,你阅尽沧桑,饱览岁月,春秋交替,潮起潮落,你在灾年的荒芜中流泪,你在丰收的歌谣中欢乐。
龙飞地上运河情
作者: 吴广川   来源: 词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地   创作活动   卡塔尔   世界遗产名录   沛县   京杭大运河   文化工作者   世界遗产大会  
描述: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38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消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喜讯传来,沿京杭大运河六省市的文化工作者欢欣鼓舞。由沛县文广新体局主办,沛县歌风书院及德州市群艺馆协办,从7月4日至8日,在沛县举办了"汉风水韵音乐采风创作培训交流暨运河情第二届六省市音乐创作活动"。来自运河沿岸6省
大运河森林公园掠影
作者: 张乐   吴长波   来源: 国土绿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运   北京东郊   南至   潞河   森林公园   环窑   占地面积   六环路   八景   首都绿化  
描述: 大运河森林公园位于北京东郊,地处北运河两侧,北起六环路,南至武窑桥,河道全长8.6公里,总占地面积7.1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大运河森林公园秉承"以绿为体,以水为魂,临水相依"的设计理念,形成了"一河、两岸、六园、十八景"的整体布局。其中六大景区分别为潞河桃柳、月岛闻莺、丛林活力、银枫秋实、明镜移舟、高台平林。大运河森林公园于2009年4月动工,历时一年半的建设,于2010年9月25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北京市
运河和历史在这里拐弯
作者: 吴娟娟   来源: 现代苏州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儿庄   古城   微山湖   乾隆   代言人   历史   京杭大运河  
描述: 一路北上的京杭大运河到台儿庄地界,折转西向,进入微山湖。这段93.9多公里的运河,是整条京杭大运河最大的拐弯。这个“湾”,有个最强大的代言人——乾隆。他,看到台儿庄“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景象后,直呼台儿庄为“天下第—庄”。他的御笔,至今高悬台儿庄城墙的门头。乾隆绝对没想到,这个他曾经盛世巡游之地,在1938年的一场血战中灰飞烟灭。不必唏嘘。也正是这场血战,让世人看到一个孔孟后人在面对国破家亡时挺起的胸膛。曾经的繁荣和沧桑,造就了这座古城跌宕起伏摄人心魄的魅力。尽管到时已深夜,台儿庄古
大运河对北京的历史文化意义
作者: 吴文涛   来源: 前线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特征   华北地区   历史文化意义   运河文化   平虏渠   运河水   精神形态   谈迁   北京历史文化   泉州渠  
描述: 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获得成功,使得大运河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城市的发展与运河密切相关,北京地区社会生活特征与精神形态也深受漕运影响,由此而产生的运河文化,构成了北京历史文化大观中浓墨重彩的篇章。运河与北京政治中心地位的巩固在隋唐之前,北京及华北地区开凿的运河,如曹操、隋炀帝等人开凿的平虏渠、泉州渠、永济渠等,都
盾构穿越大运河施工技术
作者: 杨梅   吴鹏   来源: 铁道建筑技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参数   盾构   穿越运河   土压力  
描述: 根据无锡地铁1号线14标梁东路站~新光路站区间盾构机穿越大运河的经验,通过对运河底土压力的精确计算,与试掘进统计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最佳掘进参数;同时制定相关技术措施,以达到解决盾构穿越大运河相关难题的目的。
“后运河”时期山东运河区域之治变:以周馥“治河”为中心的研究
作者: 吴欣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治河   周馥   后运河时期  
描述: 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危及运河,使其几失运力,运河区域的优势也就此丧失。与之同时,黄河水患也给这一区域带来了沉重打击。山东巡抚周馥以治河为先导,一方面通过筑埝迁民等措施治河养民,另一方面致力于革新原有漕运体制,以达治河之效,部分实现了对这一区域的管理。
从大运河到小清河,旱地再起波澜
作者: 吴永强   来源: 齐鲁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河航运   文化研究中心   北运   文化传播   航运功能   船闸工程   河道变迁   社会生活   第二年   南粮  
描述: 辉煌尽头的"千年一叹"以济宁为界,往南,至今依然能看到千百年来运河上船来船往的景象;往北,千年大运河的风情已不再,唯剩下一个个历史遗迹,向我们讲述着它曾经的辉煌。本刊记者曾多次前往聊城、临清等地,探访运河文化的遗存。大运河的故事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河道变迁和文化传播的方式改变而丰富;大运河边的村镇和城市的建造、繁荣、衰落和更新
略论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作者: 吴士勇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昆曲   运河   苏州园林   苏州   文化遗产  
描述: 苏州的历史发展与运河的开凿休戚相关。从秦汉始,苏州演变为江南大都会,至明清时臻至顶峰。长期的古典式繁荣使得苏州积淀了丰厚的运河文化遗产。现阶段苏州各级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现有的工作对于某些品牌性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缺乏深度关注。只有坚持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加大经费投入、扩大宣传力度等工作方针,才能使苏州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统一,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淮安市里运河防洪控制工程规划布局研究
作者: 吴昌新   来源: 治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防洪工程   规划布局   里运河   研究论证  
描述: 本文阐述了里运河防洪控制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工程建设理念与目标,比较了工程选址与总体布局,分析了建筑方案的选择,研究了工程建设方案,通过各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楚州控制工程与北门桥控制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提高淮安市城市防洪标准,减轻城市防洪压力,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的正常生活,改善城市的交通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东扩南连的要求。
< 1 2 3 ... 27 28 29
Rss订阅